雖然教會想在報紙上和李諭對線,但是李諭都不用自己動手,教會一張嘴就被一大堆青年大學生懟得啞口無言。
青年大學生們的戰斗力強得很,現在更是有了理論武器,直接堵住泉水拼命輸出。
中午時分,公使館收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電報,他們把稿費匯到了使館的公戶。
這回比上次多了一些,100英鎊,而且沒收多少手續費,直接就可以去銀行取出來。等回到京城,再找銀行匯兌,能省下十多磅。
法國的報紙也很快把稿費給到李諭,1800法郎,也就是70多英鎊。
法國這邊的行程很快結束,后續使團也會去比利時等國,不過都是非常短暫的停留。
到回國的時候了。
反正以后還有的是機會出來,唯獨感覺難受的是一來一回路上花的時間真的久。
裕家也一同坐上輪船,裕庚結束了自己的公使任務,同樣也該回國。
返航依舊坐的英國遠洋客輪潘倫蒂尼號,自然,船上也搭乘了部分歐洲人。
現在遠洋客輪船票價格還是很高的,自下而上分別是船底最低廉的三等艙,中間的二等艙,以及最靠近甲板位置的頭等艙。
最下面的三等艙票價79英鎊,按照購買力折算,差不多相當于二十一世紀的50007000元rb。如果是兒童,票價會減半。
雖然是等級最低的三等艙,好歹是在遠洋客輪上,該有的也都有床鋪、盥洗室、餐廳、休息區等。
但底層畢竟靠近輪船的動力單元,會比較吵;另外就是船艙底部會放一些貨物,相對肯定要擁擠一些。
中間的二等艙票價13英鎊,即相當于二十一世紀的一萬元左右。
這一層主要是中產階級,各方面比三等艙都要好一檔,空間大,也多了圖書室、吸煙室,甚至有游樂場所,并且的飲食也要豐富許多。
至于頭等艙嗎,票價30英鎊,即22000多元。
不過在頭等艙之上,還有一種豪華頭等艙,票價870英鎊,折合現代就是一張船票要60多萬
頭等艙的各種享受就是奢華級別了,甚至還有游泳池、土耳其浴,并有樂隊表演。
花60多萬,只為了旅途中的享受,也真是土豪做法了。
當然,這種情況在二十一世紀也是有的,世界上最貴的航班是阿聯酋第二大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運營的從倫敦飛墨爾本的航班,據說機票也要50多萬。
哎,真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實在無法理解啊。
載振乘坐的,便是客輪上的豪華頭等艙。至于專使團的其他人,則是乘坐普通頭等艙。
船票自然是可以報銷,要不這么一來一回60英鎊就真了老命。
客輪依舊是在斯里蘭卡、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停留,最后停靠在了天津塘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