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心中一驚,這兩個人的名字自己都知道
馮祖荀是后來北京大學第一任數學系主任,從踏進數學門開始,后半生的近四十年就全部奉獻給了北大數學系。
37年北平淪陷,北大和清華等學校南遷昆明,與南開大學成立了西南聯大。
但是各校終究還有一些固定資產無法遷走,所以都會留下少量教職員看管校產,總不能讓日本人拿象牙塔當成自己的思想統治工具
北大留校的就是周作人、馮祖荀等。當時馮祖荀已經患了嚴重的肺結核,也實在不適合隨校南遷。
當然也有部分學生無法南遷,留在了北平。但是這些學生很多就此輟學,因為敵占期北平的北大被稱為“偽北大”,他們寧可放棄學業,也不愿意帶上個“偽”字。
馮祖荀作為留平教授卻依然頂著個“偽”北大教授的名字去上課,他的理由很簡單“我不教書,難道叫日本人來教我課堂上坐的是中國學生,我教的是科學,何偽之有”
學生們自然是痛恨日本人的占領,但馮祖荀卻不愿意學生們真的荒廢學業。
如果學生們真的不愿意在所謂的“偽北大”讀書,他就幫忙聯系了當時沒被日本人占領的中國大學這所大學后來合并到了人大和北師大,安排學生們去那里“借讀”,并且許諾將來也會發北大畢業證書。
中國大學當時日子同樣一點都不好過,雖然留在北平,但是斷了政府的經費,又不愿意接受日本人的錢,各方面校務運營非常艱難。從校長何其鞏到教職人員以及在校學生,幾乎人人忍饑挨餓。
好在當時迫于國際輿論,尤其是來自英美的壓力,日本人終究是一直沒敢動這所大學,里面畢竟都是手無寸鐵的學生。
作為敵占區的大學“獨苗”,雖然明知很艱苦,還是有很多學生要去上學,中國大學反而得到了不少發展。
但是中國大學校址位于城外西郊,很多北大學生上了一段時間后還是不再去了。
因為每次出城、進城都得給在城門站崗的日本人鞠躬,受不了
何育杰后來則是當了北大的物理學教授、主任,為北大物理學院的建設也是兢兢業業不辭辛苦,他主編的物理學教材為中國首批自編大學用物理學教材。
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為物理學設立的獎金也是“何育杰教授物理學紀念獎金”。
總之這兩位都是蔡元培執掌北大時的得力干將,是北大物理與數學兩系“開國元勛”級別的人物。
如果北大評個“建校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他們兩位肯定可以上榜。
所以李諭當然知道他們,于是同二人分別握手,愉快道“幸會幸會”
馮祖荀卻說“該說幸會的是我們,能與先生一起應試大學堂,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何育杰也說“對啊我們是因為李諭先生才來應考大學堂,能與您在一起學習西學,想想就讓人期待”
李諭笑道“那也得先考上。”
馮祖荀自信道“先生自然沒有問題,我想我們也不會落榜。”
“好那我們就相約在北京師大學堂”
何育杰顯然現在就很迫不及待,他說“還什么相不相約的相逢不如偶遇,既然今天碰見李諭先生了,何不一起去暢飲三杯”
馮祖荀聽后非常贊同“我也正有此意不知李諭先生意下如何”
“那還有什么好說的”李諭笑道,“俺也一樣”
馮祖荀一聽這話,道“莫非李諭先生祖籍山東”
李諭再次用山東話說“對,俺就是山東哩。”
馮祖荀被他這句方言一下逗樂了,“既如此,正好東華門外開了家新的山東館子東興樓,聽說剛開業就聲稱要做全北京最好的八大魯菜飯莊之首,咱們就去他家看看到底正不正宗。”
李諭來了興致“好,一起去捧捧場。”
“買布八大祥、吃飯八大樓”,清末民初時北京的飯店,民間最為稱道的,就是“八大樓”。
這八個著名飯莊,七個都是經營的山東菜,店家伙計也幾乎都是山東人。而其中八大樓之首,便是眼前的東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