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諭是由奕劻推薦,所以先來總理衙門見到了奕劻。
奕劻對李諭絕對是信心滿滿“小李先生以后能為萬歲爺之教習,前途無量”
李諭說“做當今圣上的教習,我可沒有任何經驗,還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沒什么難的,聽袁總督說你已經在北洋軍中當過西學教習,無非就是上課的對象變了。”奕劻說,畢竟在他眼里,西學教起來還真和以前的經史講義不一樣,當然也不能用同樣的辦法教課,既然是新形式,就沒那么多講究。
李諭卻真是沒一點頭緒,說道“北洋是北洋,皇上是皇上,懸殊太多,而且授課內容肯定大相徑庭。”
“內容嘛,以前你怎么給我教,就怎么給萬歲爺教就是,”奕劻給他出招,“而且我學的東西太后也都知道。”
李諭給奕劻講西學時都是撿著有趣的說,但是光緒顯然還是有點小抱負的,肯定不能完全一樣。
丁韙良也得知了李諭要給皇帝講西學的事,雖然現在外國人已經都叫慈禧為“大清女王”,但他們顯然更喜歡光緒多一些。
丁韙良趕到總理衙門,同奕劻握了握手“王爺好。”
奕劻見到丁韙良哈哈大笑“現在你手底下可是有三人當了萬歲爺的師傅。”
丁韙良感覺事情的確不可思議“皇帝已經多年未曾請過教習,為何如今突然要學西學”
奕劻說“是太后的意思,現在公使進宮朝見,有時要直接和太后及萬歲爺對話,太后不便直接出面,只能讓萬歲爺接見。”
自從西安回來后,慈禧也開始讓光緒每日朝見公使大臣,還會以他的名義發布上諭,所以每天都會從瀛臺把他接出來。
但光緒說到底無非就是慈禧拿來粉飾朝堂的工具,總不能大清龍椅上空空蕩蕩,畢竟他還是名義上的皇帝。
這是光緒每天難得的能多見著外人的機會,但是君臣公使奏對結束后,慈禧還是馬上會把光緒送回瀛臺。
丁韙良在中國呆了這么多年,他也知道不能摻和高層權力斗爭,對李諭叮囑道“如果太后只是讓你當西學教習,一定只教西學,其他概不提及。”
丁韙良早就把李諭當做自己大學堂最重要的學生,對他的情況非常關照。
李諭自然明白其中關竅,回道“多謝總教習提醒,就算是西學,也已經多到教不過來,哪有功夫教其他的。”
丁韙良取出一些書本“這是我在崇實學校的教材,都是一些初級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科目。”
丁韙良做了幾十年教育,這些資源他手到擒來。
李諭很感激,他還愁去哪找材料,現在大清真就很難找科學方面的教材。
“多謝總教習”
“另外,我在同文館里也有一些小黑板和粉筆,都可以帶上,如果是教西學,這些東西用得上。”丁韙良繼續說。
丁韙良考慮真是太周到了,李諭還沒提及,他已經全部安排妥當。
奕劻也笑道“要不是太后指定不能讓洋人教,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丁韙良說“如果是以前,我確實還算適合,不過現在已經有了更好的。在西學方面,李諭早已遠在我之上。”
奕劻拍手說“這話我要講給太后聽,她老人家一定更加放心。”
慈禧雖討厭洋人,但打心眼里又害怕洋人,丁韙良一句話可能比朝臣的十句話都管事。
丁韙良算給李諭壯了壯聲威,不然給皇帝找老師這么大的事,下面的大臣們還不知道要商議多久。
該交代的都交代完,是騾子是馬就要拉出來遛遛了。
奕劻和李諭動身前去西苑,另外還給了張德彝信兒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