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四十八章數學大佬們的肯定
李諭看到梁啟超的桌上擺放著不少報紙,正中位置是攤開的稿紙與筆墨,梁啟超還是更喜歡用毛筆書寫。雖然身在日本,但日本人也很喜歡用毛筆的,所以梁啟超倒是并沒有著急去學習使用鋼筆。
當然就算是他想用,那位封建的康師傅也不一定看得慣。
桌上的稿紙已經寫了一半,是梁啟超的親筆手書。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康有為的影響,梁啟超寫字也很像魏碑。
魏碑這種近現代極受尊崇的書體也是從清朝開始興起,畢竟古代讀書人嘛,天天寫書法,每天都是見慣了的楷書、行書或者考試專用的館閣體,早就膩了。
于是雄渾古樸的魏碑開始被清代書法家發掘。
魏碑真的就是很書法的書法了,普通人一眼看上去可能感覺不如王羲之的字好看,不過藝術嗎,就是多姿多彩。
單論梁啟超的字,如果放到現代肯定能壓過很多所謂的大書法家,畢竟人家從小就是練書法的;不過在清末民初,他確實根本排不上號。
李諭看稿紙上寫著“中國他日之存亡絕續,皆將惟日本留學生是賴。多得一人,即多收一人之益阻止派留學生之人即我國文明之公敵也”“內爭之事而托調停于外國人,即辱國矣。內爭不能克而假外人之權力以干預之辱益甚矣”
梁啟超還真是不避諱,字里行間的矛頭都在指向大清駐日公使蔡鈞。
要知道,駐日公使的官品可不低的。
李諭說“先生認為公使會同意入學嗎”
梁啟超說“應該會吧,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如果眾多報紙再齊心合力施壓,不信他蔡鈞頂得住”
李諭說“決定權在駐日公使手中,而且我看鬧成這樣,這位蔡公使說不定為了自己的面子,會和學生們對抗下去。即便最后他撐不住,浪費時間也太多,不值得。”
梁啟超嘆道“這位蔡公使的確難堪大任,如今在日留學生如此之多,他根本不懂如何斡旋其中,也根本意識不到這是未來多么強大的一股力量。”
“如果能換掉他就好。”李諭說。
“換掉”梁啟超訝道。
“對,一勞永逸”李諭道,“如你所說,留日學生的確太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應該有個懂得如何處理類似事件的開明人士才行。”
如今的駐日公使確實也沒有太多其他事情做,畢竟在日本最大的華人力量目前除了康梁及革命派,就是學生了。
而學生明顯是各方爭取的重點。
梁啟超道“話雖如此,公使是朝廷委任,我們難不成要給朝廷寫奏折”
“那肯定不成,”李諭說,“不過您別忘了,現在朝廷不是有一位欽差大臣在日本嗎。”
梁啟超說“你是說載振貝子”
李諭點點頭“我和他多少有點接觸,而且載振貝子正想著辦點事積累積累資本,好為今后于朝中任職,我想他會感興趣的。”
梁啟超問道“你有把握”
李諭笑道“沒有多少把握,不過按照數學期望的角度,總歸是有希望的。而有希望就值得一試,結果肯定不會更差不是”
“數學期望”梁啟超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