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六十三章真的是加油
李諭為了打消張之洞疑慮,又說“化肥可以讓村民購買,這就可以養活化肥工業。村民見有效,就會再購買,如此便形成了商業上的良性循環。”
這種商業邏輯其他官員根本不屑一顧,因為觀念里還瞧不起商業。但張之洞搞了這么久鐵路、煉鐵廠、制造局,對于西學多少有點認識,并不排斥這種觀點。
而且前期推廣化肥不會容易,百姓太窮了,需要像后世企業一樣先砸點錢打市場。最好地方政府配合支持,只是晚清地方官實在靠不住,比較麻煩。唯一能想到的,也就張之洞了。
張之洞想了想說“若果真如此,倒是造福黎民之利事。對于你說的那個膽肥,我要考察一二。”
李諭糾正了一下“是氮肥,一種化學元素。”
“原來也是化學,”張之洞現在對化學很上心,“如此我的確要多了解了解。”
李諭道“大人英明。”
張之洞嘆道“今天見了你,才知道原來欠缺的還這么多。本來以為有了鋼鐵就萬事齊備,現在看來,僅僅是開了一個頭罷了。”
李諭說“萬事開頭難,有個好的開頭就很好了。”
張之洞說“有道理,漢陽兵工廠以及鋼藥廠有實驗室,先生到時可以與華大人一同指導一二。”
李諭笑道“可惜我對火藥實在一竅不通。”
張之洞說“沒關系,現在我們的漢陽造并不差,火藥這件事就先放放吧。仲虎徐建寅的字當初在鋼藥廠設置的實驗室,設備倒是齊全,先生如果會用,可以讓它們發揮發揮作用。”
李諭對化學其實了解沒有數理那么深,但現在主要講究的是應用,不會用到過于高深的化學理論。
而且到了幾十年后,其實化學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接近物理了。
畢竟后來量子力學大力發展后,大家終于明白了,化學反應原來就是元素最外層電子的相互作用。
張之洞作為總督,事情還是很多的,一同看完漢陽鐵廠就要回去繼續辦公,最后吩咐道“若溪,你陪著李諭先生參觀一下我們的學堂,然后找人給先生搭把手。”
華世芳也希望多向李諭請教請教,欣然答應“大人放心。”
目前武漢的學校基本集中在武昌,三人共同再坐輪渡回到武昌后,暫行告別,張之洞回去處理公務。
華世芳終于有時間向李諭請教請教數理問題。
華世芳說“實不相瞞,除了咱們早年的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我所看的主要是兄長若汀華蘅芳字所翻譯的書籍,諸如幾何原本,以及兄長寫的拋物線說循環小數考等書。與目前西洋最新的數學進展似乎脫開了聯系,所以我在報紙上看到咱們國人寫了一本數學書后,才想盡辦法買了過來。先生的數學水平實在令我不勝佩服”
李諭坦誠道“其實我的數學水平也沒有那么強,這方面咱們差了不少,西洋還有不少比我厲害得多的數學家。”
華世芳說“可我看你寫的分形與混沌,道理深刻,演繹嚴謹,運用的數學知識如此高深,又能拿下瑞典國王大獎,完全是頂級的。”
李諭笑道“真是謬贊了。”
如果說到李諭的老本行物理,的確有點信心站在全世界最頂尖梯隊,不過數學他是真不敢吹這個牛。
他數學好那是完全被物理逼的。
當年李諭高中時期也是參加過物理競賽的,如果有這方面經驗的小伙伴一定有所感觸物理難度的天花板是數學
想要研究物理,必然首先數學要好。
對于一個喜歡并且想要深入學習物理的人來說,往往打敗他的不是物理,而是數學。
當然這指的是理論物理研究,不過后世的實驗物理玩的也是數學,精度要求簡直就是變態。
至少目前最早的一批純理論物理學家,比如愛因斯坦小老弟,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數學的“惡意”。
華世芳心中卻認定李諭是個超級大咖,說道“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數學書,造詣決然是頂尖,先生真是謙虛。”
李諭笑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且單靠我也不夠,如果有更多人可以從小學習西學,才是最重要的。”
華世芳說“先生說得對早年我便一直在自強學堂教授數學。”
華世芳的數學水平雖然在國際上算不得什么,不過至少他是懂高等數學的,放在國內的這些數學教習里,絕對是高出好幾個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