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即便如此,很多富戶也并不愿意讓孩子來這種學校上學,畢竟既得利益者都是在科舉這條路上受益。
所以早期上新式小學堂的幾乎都是窮人子弟,小學堂開出的寄宿制、吃住免費、學習好還有錢的制度對他們吸引真心太大。
窮人子弟大部分又對清政府沒什么好感或者歸屬感,所以他們以后很多才會選擇革命道路。
似乎隱隱中有了那么一點因果關系。
雖然清廷開設新式小學堂的初衷是想讓自己變強,但他們肯定想不到,遍地開花的新式學堂卻宛如在給腐朽的清政府自己挖掘墳墓。
反正爛到根里,治不好了,乖乖自己埋土里得了。
看完小學堂,華世芳又帶著李諭看了看兩湖書院和工藝學堂。
似乎最大的區別就是學生是二十歲左右,學習的內容則差不多,只不過科目相應多了一些。
反正現在差不多就是這水平,情況改觀起碼要再花幾年。
第二天,華世芳帶著李諭到了漢陽鋼藥廠的實驗室。
徐建寅的確懂化學,一看里面這些試管就像模像樣,只可惜現在沒有多少人能發揮它們的作用。
恍忽間李諭仿佛感覺回到了中學時期上化學課的情景。
雖然李諭知道制鋁和化肥工業不是容易事,但話都說出來了,總得讓張之洞看到點小成果。
實驗室幾個工藝學堂的學生,他們只是簡單會使用試管。
制鋁的原理倒是相對簡單,李諭帶著這幾個學生做了幾個高中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得到了制備電解鋁的材料氧化鋁,也就是三氧化二鋁。
其實很簡單的實驗,但這幾個學生看到李諭嫻熟的操作,都傻了眼。
李諭詳細教給了他們幾遍后,他們也熟練掌握了。
不過這僅僅是原理的一步而已,后面只能有了電后再說。
制鋁多少能看到希望,至于化肥的合成氨產業,就有點麻煩。
而且實話說,現在合成氨的工藝還是德國的高級機密哪,一直到一戰別的國家都不明白。
但再機密,原理李諭倒是也懂。
而且關鍵得有催化劑,這才是機密中的機密,李諭只依稀記得催化劑的關鍵東西是氧化鐵,好在知道它已經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至于現在嗎,只能是先讓這幾個學生知道他們手中的硝石還有很多作用就夠。
至于更深入的事情,他們還掌握不了,現在也還沒有條件。
但僅僅是這樣,這幾個學生已經喜出望外,他們是萬萬想不到硝石還有那么多用途。
李諭只能是苦笑“現在硝石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制作炸藥。”
一戰時幾乎所有的硝石都被軍工用掉,但即便如此,還是讓他們懂比較好。化工終究是重工業的一大核心,就算是受迫于條件現在不能大規模搞,至少也該讓他們懂。
這幾個學生還不知道他們已經學到了德國化學界研究了多年的機密技術。
至于應用嗎,李諭輕嘆了一口氣,不論如何,能多走一步就是一步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