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六十五章大手筆
李諭在武昌又待了幾天,盡可能讓漢陽鐵廠和鋼藥廠的實驗室幾位實驗員更好地去熟悉一下器材。
看得出來,自從徐建寅因為事故身亡后,他們對于化學實驗有了一種心理上的畏懼。
雖然可以理解,不過對于科學試驗來說,一旦形成這種心態,就很難繼續往下開展。
所以李諭還是盡可能在操作規程上幫他們理清思路。這些在后世的化學實驗操作考試里都是蠻關鍵的,但目前鋼藥廠化學實驗室這些人真心是做得不夠對。
李諭貼心地還給他們寫下了很多操作注意事項,無非就是一些初高中化學實驗的內容。
再多的李諭也教不了他們了。
但他心里也明白,最關鍵的是他們對于化學的理論知識實在太欠缺了。
還是要多學習啊雖然試驗與理論有一定的區別,但總不能完全沒有理論基礎。
這天,李諭來同張之洞告別。
張之洞現在也是真的忙,眨眼間就過去了好幾天才發覺,說道“疏才這么快就要走”
李諭說“制臺大人,本人如今終究還是在京師大學堂中,即便給了我很大的自由,但該遵守的紀律還是要遵守一下。”
張之洞嘆息道“只可惜你無法分身,要是多幾個像你這樣的人就好了。”
“如果可以牢牢守住教育關口,用不了多久,人才就會越來越多。”李諭說。
“我也希望如此,”張之洞說,“現在學堂已經不算少,對于成果我也心懷忐忑。不過能做事,我就倍感安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諭想起來自己寫的教科書,給他推薦道“大人,本人正在與上海的商務印書社編排一套西學教材,會從基礎開始,屆時可以在各處學堂中廣為推廣。”
“西學教材你參與編寫”張之洞問。
李諭點點頭,“其實主要就是我寫的,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科。紕漏難免會有,但正確性上我可以向制臺大人打包票。”
“我相信你,”張之洞又說,“應該說除了你,也沒有其他人有這個能力。”
有了張之洞的推薦,這套書肯定更好賣了。
看來李諭以后要對這套入門教材多下點功夫。
“在下先行回京,今后有機會一定再多拜訪大人。”李諭說道。
張之洞捋著大胡子“用不了多久,蘆漢鐵路便會通車,到那時候,想來我這就方便多了。”
李諭現在當然還不能全程去坐火車,最快的方式依然是走水路。
到碼頭時,華世芳也來給李諭送行“千萬不要忘了寄新版的分形與混沌給我,我可要好好讀一下。”
李諭笑道“肯定會寄給先生,除了你,我想國內現在能看懂它的人真不多。”
李諭這笑容明顯是苦笑了。
華世芳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
李諭抱拳道“未來可期”
輪船駛離碼頭,向著上海開去。
到達上海后,停泊在了招商碼頭。
李諭下船后準備先去商務印書館找張元濟,把路上寫的生物學入門講義拿給他看。
雖然李諭是真的懂這些相關知識,但對于出版一竅不通,如何發行、如何分冊必須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