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六十六章買地
李諭選這個地方也是很精髓了。
靜安區在后世的上海什么地位不用多說,屬于核心幾區之一,房價動輒就是十個達不熘起步。
不過目前確實靜安區的西南角那一塊,還真是荒地一片,也不屬于租界,只不過租界的道路確實修了過來。
道路能修過去,也有那么一點是由于哈同老婆羅迦陵的緣故,她非常篤信佛教,經常要去趟靜安寺。
再過幾年,這塊地即便名義上不屬于,但基本就會成租界實質上的一部分。
在這種地方建學校,由于不是完全屬于租界,還是有一定的自由度,算是一種“灰色”地帶。
但很快洋人也會跑到這片地,畢竟便宜啊,又不是所有洋人都是有錢人。
即便幾十年后日寇發起淞滬會戰,日本人前幾年也不敢明目張膽動租界。
了解四行倉庫的肯定知道。
但戰爭中其實也是有一些炮彈落到了租界。
而到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與美國徹底撕破臉皮,才公然占領了租界。
這中間起碼有不少緩沖時間,可以進行轉移。
當然,除了這塊地,也有緊挨租界,價格又更便宜的地方,就比如上海公共租界東區的邊上。
公共租界東區也就是今天沿著上海平涼路一直到最東邊,與黃浦江一起包住的這一片。
在這條路的北邊,就是緊鄰租界的地區,尤其是最東北方向,一畝地只有一二百兩。
不過距離目前的上海中心實在太遠。
當然嘍,那地方到了100多年后,就不得了了。
但李諭可等不了那么久,他還是要考慮最急迫的眼前問題。
現在看,李諭選的地方已經是最優解,距離當下的上海中心非常近,各方面也算比較便利,而且未來用不了幾年,周邊地段就會發展起來。
哈同勐吸了一口雪茄“這個數字你確定”
李諭說“我確定。”
哈同又沉思了一會兒,那塊地對于他來說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一樁買賣,確實還不屬于租界,以后出了問題風險也是李諭擔著,自己沒什么風險。
現在租界的領導機構叫做工部局,相當于租界政府。
工部局又由董事會領導,董事會一般有九名董事,可以理解為租界最有權力的九個人。
哈同正是其中之一。
以后工部局董事會其中還會有華人當董事,也就是所謂的華董。
比較著名的一個華董就是上海灘杜月笙。
哈同是地產商出身,對房地產相關的事情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