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商量好,讓鄒容先進入愛國學社,跟著蔡元培和章士釗,反正都是進步人士,有的聊,然后找機會再東渡日本。
等李諭回到南京路時,謝煜希已經從靜安寺西回來。
哈同滿面榮光,非常高興“女士真是大手筆,要買這么大一片地做教育。”
李諭問謝煜希“你已經選好地方了”
謝煜希說“我可不喜歡拖拖拉拉,地圖看過后,哈同先生又開車帶著我轉了一圈,似乎最好的地方就是當初你買的20畝地旁邊。”
好嘛,自己的選擇也算是幫她指了路。
李諭問“你想買多少”
謝煜希說“西邊大概一塊300多畝,一并要了。”
李諭笑道“你下手可真是夠狠,買地皮就像去菜市場買菜。”
謝煜希也不傻“我打聽過地價,已經很低了。”
哈同說“我給謝女士的價格要比當初給你的還要低一些,畢竟面積這么大。每畝地420兩,再去掉零頭,地價一共13萬兩。”
確實比在天津時貴了許多。
這么大一塊地,可以建個中小學,然后再建一所初等規模的大學。
至于李諭之前買的20多畝地,李諭準備建個自用的科研小基地,私人空間還是需要滴。
哈同當然高興,13萬兩,單單稅費就要差不多五六萬兩,再加上配套以及潛規則走關系的費用,單純進他腰包的就要接近2萬兩。
所以實際上的花費將在25萬兩以上,也就是接近50萬美元。
可謂是最大的一筆支出了。
這種大筆投資需要走的手續比較麻煩,趁著謝煜希跑初期手續的空當,李諭準備去商務印書館找張元濟,他的教科書已經要準備開印。
張元濟見到李諭,高興道“我幾乎給所有能聯系上的新式學堂都發去了樣書,他們喜歡得不得了半個月不到,我已經收到了數十所學校的訂購意愿書,今后肯定還會更多。”
李諭笑道“這么受歡迎,以后再版時一定要更加關注細節。”
看這些入門教科書的必然都是孩童或者初學科學之人,甭管他們的吸收能力如何,起碼路不能帶歪。
屋中的一人聽說眼前的是李諭,立刻上前道“您便是當朝帝師,科學巨匠李諭先生”
李諭問道“閣下是”
“本人王季烈,字晉余。目前也在編撰一本物理學方面的大學書籍,此前得聞先生的著述后,真是驚為天人”
王季烈最有貢獻的是為近代物理在中國的傳播做了不少事。
王季烈雖然不是專業學物理的,但是很早就對科學的重要性有了足夠的認知,于是在中了舉人之后,就開始搞起了物理書籍翻譯。
五年前的1898年,王季烈與英國人傅蘭雅一起翻譯了一本美國出版的物理書籍x射線,或不可見射線的照相術及其在外科中的重要性。
這是現代翻譯方式,王季烈此時的譯名其實是物理通電。
該書對x射線的介紹還算是比較全面。詳細介紹了x光的發現史、產生x光所需的電路及電氣元件的特性,x光機的構造、安裝、操作,x射線照相的原理和在醫學上的應用,附有人手、魚骨等物的x射線照片30余幅。
但真正有趣的是,王季烈在書中指出,“愛克司即華文代數式中所用之天字也。今因用天光二字文義太晦,故譯時改之曰通物電光。”
其實這就反映了此時翻譯科學書籍的一大難題缺少科學名詞術語。
于是王季烈只能把字母“x”直接音譯成了“愛克司”;x光則按照自己的理解譯為“通物電光”。
好在不管是“愛克司”“天光”還是“通物電光”都沒有真正使用下來。
雖然這方面有點與后世不一樣,但王季烈還是真正把“格致”一詞翻譯成此后更加通用的“物理學”的人。
中國第一本大學意義上的物理教科書物理學也是出自他手。
這本物理學是從日本翻譯過來。本來的編纂者是一個叫做飯盛挺造的東京大學講師,他編撰此書是借鑒德國的物理學書籍,也是他上課時的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