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他們都看過羅振玉創建的教育世界。
現在上海是全國的出版業中心,隨著發展,河南路和福州路的書店、出版社還會不斷增加。
相對而言,上海也是清末民初出版最自由的地區。
張謇說“要不是李諭太難請,我還真想讓他去當個教習,但想想這么個大科學家去我那也不太合適。”
羅振玉笑道“你的小土地廟可裝不下這么一尊大神。”
李諭也笑道“你們太抬舉我了。”
幾人就座后,蔡元培又對羅振玉說“式如兄,今天李諭先生在震旦學院的一場演講可是真不錯,我想如若登在貴刊,效果必然不錯。”
羅振玉蠻感興趣的“容易懂嗎”
蔡元培說“放心,都是關于教育方向,不是高深的數理內容。”
羅振玉說“那屬實再好不過,有李諭先生的名頭掛上,想必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李諭也挺希望借助國內的媒體力量擴大教育影響。
蔡元培這些人都是受過多年私塾訓練的,記憶力非常好,只聽了一遍幾乎就完整復述出了李諭演講的內容。
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復雜幾十倍的文言文都能背得輕松寫意。
要是讓李諭自己復述一遍恐怕都沒有他們背出來的好。
不服不行啊。
羅振玉仔細聽完,也對李諭的觀點極為贊同“沒想到先生對教育有如此見解,您的觀點仿佛教育的康莊大道。”
能不正確嘛,李諭好歹是上過快二十年學的人,教育應該怎么樣他是切身體會出來的。
“不過一些拙見,如果有用的話,當然最好。”李諭說。
羅振玉對身旁的王國維說“靜安王國維字,有沒有記下來”
王國維點點頭“記下來了,回去后我就發在最新的一期教育世界。”
這份雜志現在是月刊,不久后就會改成半月刊,說明銷量還是不錯的。
張謇笑著說“式如真是會用人,靜安都要隨我去通州了,最后還要為你的刊物貢獻點余熱。”
王國維說“疏才兄的高見令我著實感覺出彩,這樣的好文章,我非常愿意提筆寫出來。”
羅振玉說“雖然科學之道艱難,但不得不學。當今世界,列雄競爭,優勝劣敗,欲圖自存,非注意教育不可。我等已經是老朽,唯有將希望放在學堂之中。”
理工科的培養一直到后世都是個很困難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和國力掛鉤。
王國維對李諭說“畢竟內容出自先生,我寫出稿件后會拿給先生看一下,然后進行刊載。”
李諭笑道“你寫出來的肯定沒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