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笑道“先生過譽了,牛頓爵士才是真正的啟明星。”
卡爾拿出他們的招牌啤酒招待李諭“五年前我們已經在中國開始布局生產,將來院士應當可以品嘗到我們的啤酒。”
李諭屬于山東人中酒量較為普通的,也喝了不少次酒,眼前這種啤酒有點后世精釀啤酒的感覺,比較稠湖,口感更加清爽,相比常見的工業啤酒好不少。
李諭喝了杯啤酒說“如果能喝著啤酒看球,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實驗室主任索倫森說“院士說的是足球”
李諭說“沒錯。”
索倫森說“院士去哥本哈根大學時可以踢一會兒,他們正好在舉辦院系對抗賽。”
“有點意思”李諭真的挺感興趣,他的玩心在穿越后被壓抑得還是很嚴重的,沒有互聯網這種五大需求之下更基層的東西,實在是太無聊了。
卡爾笑道“原來院士先生不僅熱衷科學,還有體育愛好。”
李諭又喝了一口啤酒“鍛煉鍛煉嘛。”
卡爾有心展示自己的產品,又開了一瓶新款式啤酒“再嘗嘗這個口味。”
李諭還沒有喝太多,這杯喝了一口就感覺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卡爾看他神情就猜出來了“這款啤酒有一些澀感,但是厚重感更強一些。”
目前還沒有太多工業啤酒,大部分是釀造,而且歐洲在啤酒和紅酒方面還是有歷史傳統的。
李諭說“似乎稍微酸了那么一點點。”
索倫森眼睛一亮,說“院士還會品酒的確如此,而且您的說法也更符合我的理解。”
李諭剛才只是隨口說的,于是問道“你指的是”
索倫森說“我本人雖然是嘉士伯實驗室的主任,卻不愛飲酒,對于許多品酒大師的厚重感、澀感等詞語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您所說的酸度卻是我最想表達的,只不過無法做到科學上的量化。”
李諭納悶道“酸度不是有h值嗎”
索倫森反問了一句“h值什么意思”
李諭一拍腦門,我去原來現在化學界連這個十分基礎概念還沒有誕生。
李諭想了想說“要理解這個需要先接受原子假說、分子假說,然后還需要接受電離理論。”
索倫森也是個科班出身的,說道“原子、分子假說我可以接受,您說的電離理論,想必就是阿倫尼烏斯教授的那套理論吧”
阿倫尼烏斯今年就會因為電離理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瑞典人,能拿獎也說得過去。
門捷列夫前面幾年雖然也有資格獲得,但有幾個人,比如這一位也蠻夠水準。比較可惜的是1906年那次,門捷列夫遺憾地以一票之差與諾獎失之交臂,于1907年初去世。
李諭說“沒錯,其實所謂h值就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通過它便可以非常直觀地量化酸堿度。”
這種每個學過初中化學都知道的理論還真得從頭解釋起來。
索倫森差不多能聽懂李諭的解釋,但還是有些猶豫“現在尚且沒有定論,電離理論當真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