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很難避免,有人能活下來,有人就活不過感染。多年后還有大神在冰天雪地自己給自己做過闌尾手術。
反正李諭一直覺得這就是小病,看著眼前閔可夫斯基的筆記有些唏噓。
李諭給兩位分別寫了回信,剛讓趙謙寄出去,就看到幾名宮里的太監急匆匆走過,手里拿著包裹,身后跟著幾位郎中打扮之人。
尋常人不敢問,但李諭知道,這是光緒在做垂死的掙扎,在全國各地遍尋名醫,希望延長自己的壽命。
光緒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從十年前開始就不好,可能是慢性病,而到了去年,突然急轉直下。
各省督撫選派了最好的名醫進京,一年下來,并沒有什么改觀。
俗話說久病成醫,這些年來,光緒對醫學也有所研究,還當了自己醫療小組的“組長”,在御醫、名醫開出的方子上任意加減。
生命即將垂危時,他幾乎是用求生的本能發了諭旨,緊急要求各省督撫再次遴選醫學專家火速來京。
甚至提出不管這些人有無官職,是否出身正,只要能夠給他治病,就可以不拘一格。
光緒帝還許諾,如果治好了他的病,不僅要重賞這些民間名醫,而且必將重賞那些保薦者。
但怎么說吶,再好的醫生、再好的醫術、再好的藥方,只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光緒是命中該絕,至于誰讓他命絕,可就很有說頭了。
你說好巧不巧,就在光緒帝病情轉危之前,七十四歲的老太太慈禧也因吃了一點不合適的東西,拉肚子好長一段時間。
拉肚子可以置人于死地,特別是對體弱的老人而言,更是如此。
慈禧應該是患有痢疾。
慈禧的求生欲望也不弱,由于她握著權力,大官們對她的身體更是盡心盡力。
尤其慈禧身邊的李蓮英最操心,一旦慈禧死了,自己就是一條喪家之犬,他在宮里大風大浪這么多年,太了解下面的小太監在想什么了。
他似乎已經看到隆裕太后的太監小德張眼神中難以掩飾的激動之情。
“哎,做了太監,沒了根,也少了情分,真是人情寡薄。”李蓮英獨自嘆息道。
他不想放棄,聯合慶親王奕劻又發了懿旨,要求所有可能的人都要上折子,以尋求解救之法。
已是病急亂投醫。
人之常情。
李諭也收到了上奏折的要求。
李諭哪懂什么醫學,只能亂七八糟寫了一堆生理學、進化學、遺傳學的拼湊文章,故弄玄虛,保準讓李蓮英、慈禧看不懂。
慈禧虛弱地看了看李諭的折子,他對這個號稱科學巨子、全中國最懂西學之人仍舊抱有一絲希望。
但文中的各種術語確實太讓她頭疼,又沒力氣問什么意思。
不過她眼神一轉,突然發現一個細節,李諭寫了“太後”一詞。
這個地方李諭犯了錯誤。
畢竟李諭此前用的都是簡體字,穿越后才開始使用繁體字,他不知道,“後”和“后”實際上不是繁體字與簡體字的關系。
“后”本來就有一個崇高之意,用作太后。
而“後”字,才是現代語境中“后來”“之后”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兩個字歷史上都有,“后”本身就是繁體字,只不過簡化字過程中將兩個不同的字合為了一個字。
慈禧突然想到了什么,“大清藥丸”
這個李諭他
可惜慈禧已經說不上話,手指一松,折子滑落,再次昏厥過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