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袁世凱嘴上給各國公使都說自己要南下,背地里卻指使北洋軍搞了一出自導自演的“兵變”,甚至把專使蔡元培等人的飯店都搶了。
然后北洋嫡系大將段祺瑞、馮國璋聯名給南京發電報“大總統受任暫難離京一步,統一政府必須旦夕組定。”
說白了就是不走,否則控制不住京城的局面。
袁世凱在玩弄政治手腕上,確實比南京的人高出一大截。
李諭看著卻很無聊。
玩弄權術就可以讓國家富強了
慈禧也是政治手腕高,但政治智慧缺乏。
現在看起來袁世凱也要在抵達人生巔峰后,開始極速走下坡路。
但南京方面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
袁世凱接著邀請了數百人參加自己的就職典禮,李諭同樣收到了請柬。
就職當天,北洋的軍隊在前清外務部公署外面整齊列隊,同時起到警界作用。
李諭到了屋中,看到了負責安保的張勛,與一眾北洋軍將領不同,他還留著大清的辮子。
張勛對李諭笑道“恭喜了,將來李先生也會繼續是帝師。”
張勛自然知道李諭還兼著袁家兄弟的教師一職。
李諭看向他“現在已經沒了帝師稱呼。”
張勛道“都一樣,都一樣”
李諭說“你的辮子抽空可以去我的狀元理發店剪掉。”
張勛連忙說“那可使不得,俺已經離不開發辮。”
穿著軍服、配著長劍的袁世凱此時提高嗓音,宣讀了誓詞“世凱深愿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愿望,祈達國家于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
蔡元培作為南京方面的專使,接著遞上了孫先生的祝詞。
袁世凱樂呵呵道“世凱衰朽,不能勝總統之任,猥承孫大總統推薦,五大族推戴,重以參議院公舉,固辭不獲,勉承斯乏。愿竭心力,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民國成強大之國家。”
蔡元培雖然心知他說的不是真心話,不過也只能寄希望于他會遵守誓言。
然后袁世凱看了一眼故宮的方向,對英國公使朱爾典說“吾生五十三年,今日為妄舉”
說完,便哈哈大笑。
再之后就是合照,李諭可不想湊上前。
按照袁世凱的命令,教育部還是蔡元培當部長,同時接手清廷學部。
北京的辦公條件是要比南京強很多的,清朝學部好歹是個級別很高的衙門。
李諭前往教育部為蔡元培祝賀,卻發現蔡元培還是一如既往的廉潔作風。
蔡元培對李諭說“前清辦學靡費鋪張,其細情不外奢、縱二字。如而今國家無論如何支絀,教育費萬難減少。唯有厲行節儉,以為全國倡。”
李諭知道蔡元培在這方面絕對是個說到做到的人,拱手道“蔡部長高風亮節。”
說起來,整個民國時期,不管北洋政府還是后來的南京政府,下轄的各大部門做實事的不多。
唯有一個部門真的一直在兢兢業業做事,即教育部。
從蔡元培當部長開始,雖然后面的幾任部長發生過一些派系斗爭,但他們的目標與志向卻從未改變,那就是“教育救國”
他們為了實現教育救國,制定了無數教育法規,針對當時國內的糟糕現狀,想出了很多補救辦法。
北洋政府與南京政府再糊涂,也知道教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是頭等大事,絲毫不亞于發展工業與軍事。若想完成跨越發展,教育毫無意外是第一步。
所以之前才說教育系一直是民國時期被各方拉攏、重視的一支力量;民國時期的教授也能夠享受非常優厚的待遇。
對蔡元培而言,雖然袁世凱不是個好共事的人,但如果能把一些教育政策推行下去,還是可以先忍耐忍耐的。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