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經由光譜學以及天體物理學,我對前人的成果做了修正,木星與土星表面并非一層厚厚的冰殼,而是氣態行星。”
戴森說“又是個令人驚嘆的結論但木星與土星如果是氣態,怎么會在觀測中保持如此優美的球形”
李諭說“很簡單,因為引力。”
愛丁頓問道“果真沒有巖石表面”
李諭斬釘截鐵說“沒有。”
愛丁頓深思了一會兒,說道“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天文學成果,此前我很難想象一個行星居然可以是氣態。”
這個時候的天文學還停留在伽利略、牛頓等人的研究模式,也就是靠觀測以及數學計算。
天文學家眼神不能差,然后數學必須非常好。牛頓數學水平咱就不用提了,隨便誰去評世界四大數學家,牛頓百分百要上榜。伽利略數學也很牛,開普勒同樣強得一塌糊涂。
因為數學不好壓根不可能算出行星的軌道數據。
眼前的愛丁頓一開始就是搞數學的,數學根基極好,甚至稱得上劍橋的數學天才。
愛丁頓剛考上劍橋時,參加了劍橋一項歷史悠久的數學考試。傳言因為早期的學生考試時要坐在三腳凳上答題,該考試又被稱為“數學三腳凳”,向來以題目難度大、強度高考多天,一天考6時而著稱。
獲得第一名的學生會被授予“高級牧馬人”稱號,被譽為全英國最聰明的人,有些獲獎者的家鄉會因此組織父老鄉親上街慶祝。
歷年“數學三腳凳”考試的前幾名都有不少成為了著名科學家。
愛丁頓在考試中榮獲第一名,成為這項考試歷史上第一個在入學兩年后就獲得“高級牧馬人”稱號的人。不過他在進入劍橋大學前就已讀了四年本科,數學方面比劍橋本科生更有經驗。
即使如此,能夠在高手如云的劍橋大學獲得這個成就,也足以證明其不凡的數學能力。
愛丁頓靠著自己的數學天賦,很快在天文學領域嶄露頭角,并且參加了一次日全食拍攝,對自己今后進行相對論驗證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差不多再過十來年,天文學才會走入一個新階段天體物理學。
物理學自然不可能離開數學,只不過研究思路發生了很大變化,典型的就是光譜分析以及原子物理學發展后,人們通過物理學摸清了恒星演化規律。
李諭學的當然是天體物理學,領先目前的天文學家一個時代。
李諭回頭把這些內容整理成了兩篇論文,提交給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以李諭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再有什么導師簽字一說,雜志巴不得李諭投稿。
事實證明,這種論文更能引起廣泛關注。
大家對身邊的幾顆行星特別關注,學界也非常感慨自從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來,已經過去了三百年,竟然連身邊的幾顆行星都沒研究明白,何談更加遙遠的星系。
木星是氣態行星的文章發出后,很多天文學家又開始了對其形成的猜測,甚至有人認為它是一顆失敗的恒星。
法國方面看到李諭的文章后,立刻也邀請他來開個講座,并且通過居里夫人以及郎之萬發出了邀請函。
他們的面子肯定要給。
正好法國離著近,坐著輪船橫渡英吉利海峽然后沿著塞納河就到了巴黎。
只不過這次李諭沒了隨身翻譯,只能先找到剛來法國不久的蔡元培幫忙。
“疏才果然來了歐洲,”蔡元培說,“他鄉遇故知,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李諭與他來到一家小餐館,打聽道“孑民兄認不認識法文很好的中國人”
蔡元培疑惑道“疏才的法文莫非還不過關”
李諭苦澀道“我是學不會法語了。”
蔡元培說“留法勤工儉學會有一批學生,不過目前也在補習法語對了我想到了一個語言天賦極高的學生,正好他沒什么事情,可以幫一幫疏才兄弟。”
李諭問道“誰”
蔡元培說“此人叫做陳寅恪,字鶴壽,江西人。據說通曉十余種語言,是個活字典。”
“原來他在法國”李諭說,“以前竟然一直不知道。”
蔡元培問道“疏才認得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