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精英狙擊手還有光學瞄準鏡,總之雙方就這么僵住了。
戰場上殘酷的廝殺雖然沒有完全擾亂后方權貴們的生活,但高層肯定進行了各方面的準備,包括對學界施壓。
李諭再次收到了愛因斯坦的來信,與他聊起了歐洲戰事
“此時大家可以看得出來,人類究竟屬于哪一類可悲的畜生。
戰爭充滿了非理性,而我們科學家必須培養一種國際主義。但不幸的是,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并沒有這么想。
我的三位親密的同事,普朗克先生、哈伯先生還有能斯特先生,不約而同地成了主戰派。
哈伯想要擔任軍官,可由于他猶太人的身份,只能成為一名軍士。而他還是進入了德軍化學研究所,進行氯氣彈的制造。
我深知氯氣可怕,卻無法勸他回頭。
能斯特先生現在天天練習軍人的步伐還有敬禮的姿勢,他有時會駕車志愿做司機。而他最主要的工作則是研究催淚瓦斯彈。
我甚至希望他能夠成功,總好過可怕的氯氣彈。
可惜這種將敵軍仁慈地趕出戰壕的方式并不受將軍們的喜歡,他們還是鐘情于氯氣彈。
至于最可敬的普朗克先生,也聲明支持德國的正義之戰,并且在課堂上說,德國已經拔出利劍,對準那陰險背叛的策源地。
我們幾人倒是沒有因為立場不同導致關系破裂,我仍舊時常為哈伯的兒子輔導數學。
可他們讓我在一份由科學界組織的名為告文明世界書的請愿書上簽字時,我只能選擇了拒絕。
我不得不在政治上與他們劃清界限,對我來說,這非常痛苦。
那份請愿書確實摒棄了真相,它不顧事實真相,斷然否認德軍曾入侵比利時,并宣稱戰爭是必需的。
我終究無法背棄心中的信條。”
愛因斯坦之所以擁有那么高的聲望,不僅僅是他極高的學術修養,還有他的和平理念,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難能可貴。
1914年德國發表的這份請愿書名為告文明世界書,后來在多位知識界人士簽名后也稱為93人宣言。
幾乎所有德國第一流的科學家都在這上面簽了字。
未簽名者除了愛因斯坦外,還有一個人更加難得希爾伯特。
愛因斯坦終歸已經加入瑞士國籍,不簽情有可原。而希爾伯特是個正宗的普魯士人。
希爾伯特的同事克萊因與柏林的一眾物理學家一樣,幾乎看都沒看就簽了字。
希爾伯特就謹慎了很多,看著上面的文字有點發慌
“要不是因為德國軍國主義,德國文化已被從地球表面抹去作為一個有教養的民族,我們將把這場戰斗進行到底。對這個民族來說,歌德、貝多芬和康德的遺產就像家庭和土地一樣神圣。”
希爾伯特喃喃想著“這么說不太對吧”
他在逐字逐句后,毅然決定不簽字。
這下可就讓他成了眾矢之的,許多學生甚至不再去上他的課。
好在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大部分科學家都明白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錯誤,無不后悔在這份請愿書上簽了字。
普朗克就相當后悔,他發現事情愈演愈烈,搞了一個請愿書后,維恩竟然又自己弄了一個“聲明”,聲明中大肆抨擊整個英國物理學界,要求德國學界和他們劃清界限。
在物理學方面,普朗克堅決反對搞“德意志物理學”,而且就算搞,也不應該在戰爭時期搞,這明顯是給戰爭助威嘛
所以他拒絕在維恩的聲明上簽字。
但維恩的聲明還是獲得了斯塔克、萊納德兩位重量級人物的認可。
李諭很想公開支持一下愛因斯坦和希爾伯特,只是北洋政府不久后會對德宣戰,自己只能私下回信表達對他們的認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