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已經拿到了善后大借款,許多錢都要用在軍費上,買點通信設備對他們來說很正常。
李諭給國內的價格一直相當低,雖然知道很多設備是用在軍事上,自己沒辦法,但能讓國內越來越多人先認識通信的重要性暫時就足夠。
在李諭又寫好幾篇電文后,魯迅登門造訪。
這位老哥現在仍然沒進化成民主斗士,還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公務員,而且是高級文官教育部僉事兼第一科科長,整個教育部比他職銜高的也就30人而已;到了兩年后蔡元培就任,精簡人員,比他職銜高的只剩不到20人。
魯迅拿出幾張門票,高興地對李諭說“紫禁城開放了”
別說上輩子,這輩子李諭都去過好幾次故宮了,但還是問道“作為博物館”
“差不多吧,”魯迅說,“這一年多,內務部派人把熱河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的大批文物搬到了武英殿,整理后作為古物陳列處對外展出。這可不能錯過,我收到幾張票,特地送兩張給你和夫人。”
李諭笑道“多謝掛念。”
按照清室優待條約,故宮被一分為二,以中間的保和殿為限,北邊內廷部分歸溥儀的小朝廷;以南的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三大殿,以及文華殿、武英殿等外朝部分則歸民國所有。
所以袁世凱此前才能在三大殿搞了就任儀式嘛。
可惜的是明清兩代皇室收藏的大量寶貝都在內廷,還是屬于溥儀小朝廷所有。
不過也說不上太大的遺憾,因為寶貝要是在外廷,可能八國聯軍侵入故宮時就會都帶走,這幫人可是真正的土匪。
民國成立后,政府明白很多人都想進紫禁城瞧瞧,所以一直在籌備把外廷搞成博物館。
正好北邊的承德在進入民國后一直發生熱河行宮文物被盜的現象,震動了整個古玩界。
迫于輿論壓力,民國決定把東西都運到故宮保管。
雖然只是個行宮,但避暑山莊收藏的好東西屬實不少,費時一年,分七次才將1949箱又1877件共計余件家具、陳設、銅器、玉器、書畫、鐘表、書籍、氈毯及其他雜物其中還包括43只活鹿運到北京,所幸均告無恙。
民國政府還找古董商專門估了價,計約350萬元,未付價之前,這些古物暫作皇室出借民國之用。
東西有了,在內務部部長朱啟鈐的主持,以及張謇等人的支持下,外加美國庚子退款撥付的20萬元,故宮中的古物陳列所終于建好,神秘的紫禁城從此向公眾打開了厚重的大門。
這是中國第一座國家意義的博物館,按說以紫禁城的名氣,僅僅開放就足以成為熱搜第一,不過故宮的第一次開放似乎名氣不太大。
可能是因為大清剛沒了僅三年,北洋政府在這件事上做得相對低調,不愿搞墳頭蹦迪的操作,只把門票給了機關單位,沒大肆宣傳,避免刺激到內廷后宮居住著的遜清皇室。
十幾年后,故宮博物院成立就直接是先斬后奏了,廣為宣傳,以迫使北洋政府及清室遺老承認既成事實。
魯迅作為教育部高級官員,才能第一時間拿到門票。
李諭正好陪他去轉轉,順便叫上呂碧城,她一直很想進紫禁城看看什么是傳言中的“金鑾殿”。
路上,李諭隨口問道“周兄弟最近有沒有搞搞寫作什么的”
“沒有,”魯迅說,“我現在正在看佛經,研究瑜伽師地論。”
“玄奘西游帶回來的那套經書”李諭問道。
“沒錯,”魯迅說,“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我發現釋迦牟尼的確稱得上一位哲人,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李諭說“研究古典哲學,似乎佛經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