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總統既以救國救民為重,固不惜犧牲一切以赴之,愛我之議員,當亦不忍強我以所難也。尚望國民大會,熟籌審慮,另行推戴,以固國基。”
反正都是自己人,明白套路。袁世凱發了申令后,下頭立馬上了第二次推戴書,這一次就明顯肉麻極了。
而且為了幫袁世凱站住道義,又舉出了民意大旗。
袁世凱見民意如此,只能勉為其難地選擇就任皇帝寶座,隨即展開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
這是民初的一記重磅炸彈,梁啟超匆匆離開北京,來到上海。
豫園。
“真是無法無天”梁啟超大罵著,“袁項城本來不失為一個人物,現在看來,只能算是一個怪魔人物”
李諭給他沖了一杯茶,“任公消消氣。”
“我以前怎么這么糊涂”梁啟超繼續自顧自說,“袁氏一生,其言與行,無一不相違;其心與口,無一而相應本來就是全天下最會說謊之人曾經作為前清托孤大臣而賣清,現在為民國之公仆又盜竊民國全天下四分之一之人羞為其統治”
李諭知道后續發展,并不太慌,“任公下一步準備怎么做”
梁啟超說“袁項城是中國禍亂的種子,多統治一日,禍亂程度就加深一日當然是集結力量將他徹底推翻。”
李諭問“蔡鍔將軍離開京城了嗎”
“估計已經到了日本,”梁啟超說,“過去我也錯怪他了,還以為他真的流連于八大胡同與小鳳仙醉倒溫柔鄉。幾天前,他突然拿到醫院的證明,請了三個月病假,要去日本看病,實則是逃出京城。”
李諭說“蔡將軍的病,也是真的病。”
“身不由己,”梁啟超說,“希望等他回到云南起兵后,一切順利。現在北洋軍里有了內訌,段祺瑞一直反對帝制,不會披甲上陣;馮國璋被坑那么慘,更不會賣力。”
段祺瑞和袁世凱的矛盾出現得比較早。
馮國璋此前被袁世凱削了藩,他是江蘇將軍,為了牽制他,袁世凱就派鄭汝成在上海看住他,同時有意挑起了他與張勛的矛盾。
而且在稱帝之前,袁世凱又坑了馮國璋一把。
馮國璋壓根不相信袁世凱會稱帝,于是專門進京面見袁世凱,問他是不是有稱帝的打算。結果袁世凱故作驚訝地對他說“絕無此事,純屬謠言克定是個殘疾人,克文是個文人,都是無用之人。假如我做了皇帝,傳位給他們,天下豈不大亂我何至于如此愚蠢”
馮國璋打仗是把好手,政治方面真心沒多少心機,還真信了。于是他向新聞界公開聲明“有關大總統想當皇帝的事情,我已經找他本人確認,純屬謠傳。今后誰若再敢誹謗大總統,不要怪我的槍子兒不認人”
等袁世凱稱帝,馮國璋才發覺自己被老大套路了,心里肯定不好受。
至于北洋三杰中的另一個王士珍,因為一直對清廷抱有忠誠態度,民國后就漸漸淡出了。
要是北洋沒有內訌,單論軍事方面,以護國軍的實力真的沒法和北洋軍正面對抗。
不過護國軍也并非完全沒有勝算,首先占了道義的大旗,能夠拉來很多支持,還有日本了一定程度的外交壓力。
梁啟超嘆了口氣“我要聯合文化界,再寫幾篇檄文,與袁項城徹底劃清界限,讓世人更看清其面目。”
李諭說“文字有時也能殺人。”
梁啟超狠狠地說“需要的就是殺人效果。”
梁啟超的筆桿子狠辣,影響力又不低,能夠聚攏相當一大部分文人群體。
老袁同志馬上要在軍事、文化、外交多個領域看清痛苦的真相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