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木衛十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木衛十(1 / 3)

          下課后,蔡元培和李諭、魯迅、李大釗等人一同吃飯,本來想叫上辜鴻銘,不過他明顯不太想和一幫搞新文化運動的人在一起。

          來到飯店,李諭問“胡適之和辜老先生不太對付”

          “相當不對付,簡直是死對頭,”蔡元培笑道,“一個剛剛留學回來的畢業生就做了教授,不止辜先生,還有很多老先生無法接受。”

          “適之教的什么課”李諭問。

          “中國哲學。”蔡元培說。

          胡適在美國學的就是哲學,算他的老本行。

          “學生們的評價怎么樣”李諭有些好奇。

          蔡元培對李大釗說“守常李大釗字與學生來往較多,應該更了解。”

          李大釗說“昨天我聽文科學院成績最好的傅斯年評價,適之講的墨學一課不太理想,就像外國漢學家講中國文學,雖然有些觀點比較新奇,但大多淺嘗輒止,沒有深入探究,也不太適合中國人。”

          傅斯年是后來的史學大家,目前在北大文科念書。

          他的成績相當出色,從入學開始就一直位居第一。而且傅斯年頗有“大哥范”,除了學問好,還長得很壯,能打架,講義氣,小時候就有很多人愿意追隨他,現在更是北大學生中的頭頭。

          “另一位成績很好的學生顧頡剛也有類似評語,”李大釗接著說,“不過傅斯年對適之的總體評價不錯,認為胡適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走的路是對的。”

          李大釗為了顧及老師的面子,沒有說全,其實傅斯年最后還有一句“你們學生不要胡鬧。”

          李諭笑道“學生評價先生,有點意思。”

          這是初期北大的一種風氣。

          早在京師大學堂時代,許多北大的學生官品就高于教習,出路也比教習好。所以曾有放棄教習位置而寧做學生的,這個傳統讓北大學生有一種隱隱的優越感。

          民國以來,北大的招生和教師聘請兩方面比較隨意,沒有其他學校那樣嚴格的標準。不少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學問真的超過老師,北大學生的回憶錄里經常看到學生刁難教習的記錄。

          而胡適能短時間在北大站穩腳跟,真的離不開傅斯年這個學生頭頭。

          后來胡適自己承認,許多學生覺得他對古史的處理是思想上的謀逆,認為他不配教這門課,要趕走他,結果因“在校中已經是一個力量”的傅斯年出面干預而作罷。胡適十分感慨“我這個二十幾歲的留學生面對著一班思想成熟的學生,沒有引起風波。過了十幾年以后才曉得是孟真傅斯年字暗地里做了我的保護人。”

          蔡元培說“適之十分用功,他知道自己在國學方面比不上一些學生,尤其像傅斯年那種在章門學習過的,所以不僅提心吊膽,也一直加倍學習。”

          “這個我知道,”魯迅說,他也曾拜在過章太炎門下,“適之經常拿一套章氏叢書鉆研,并且用新式標點圈點了整書,遇到不明白的就去詢問德潛錢玄同字。有時學到深夜,便只吃個皮蛋對付。”

          李諭在多所學校開過講座,所幸沒有受到過什么刁難。

          李諭以為胡適過了學生這關就萬事大吉,蔡元培卻又說“不止學生發難,北大現有的一些老師也認為適之不通。”

          “不通不通什么”李諭問。

          蔡元培說“適之上課發的講義叫做中國哲學史大綱,有位教三年級中國哲學史的老師在課堂上拿著適之的講義說,我說胡適不通,果然就是不通。只看他的講義名稱,就知道他不通。哲學史本來就是哲學的大綱,說中國哲學史大綱,豈不成了大綱的大綱”

          “哲學”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說很新,是近代從日本那邊轉譯過來的。

          既然連“哲學”這個詞都沒有,中國古代自然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哲學。

          西方哲學動輒就會談到一個詞“存在beg”,這是西方哲學的重中之重。但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并沒有一個確切的詞語相對應。就算找到意思相近的,也并非什么特別重要的概念。

          因為中國文化太長,完全自成體系,沒必要去講西方的“哲學”。

          后來胡適想通這一點,便堅持說自己研究的不是“中國哲學史”,而是“中國思想史”。

          思想這個詞就很有中國味。

          但此時胡適確實犯了個小錯誤,在北大,“哲學史”三字是一個整體概念,即“哲學的大綱”,而不是“哲學之歷史”的意思。

          那位教授據此取笑胡適,笑得沒毛病。

          “適之在北大還有那么點水土不服,好在有白話文運動這個強項。”李諭說。

          最新小說: 不配 撿到落魄雌蟲上將后 天災囤貨:開局一口鍋 [清穿]給乾隆當弟弟的那些年 撩到美人仙尊后我揣蛋了 后宮生存日常 斬妖武圣從煉蟲開始 斗破之蕭族冰圣 葉塵池瑤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洪荒:這個道祖太卑鄙,魔祖崩了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