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沒幾天,段祺瑞又派另一名心腹靳云鵬專門找上李諭。
靳云鵬是段祺瑞“四大金剛”之一,有點斜眼,見到李諭后拱手道“院士先生,久仰久仰”
李諭隨口回道“靳將軍好。”
靳云鵬開門見山說“總理讓我專門過來與院士先生商量商量飛機航線的事情。”
“段總理的消息很靈通嘛。”李諭說。
靳云鵬說“幾天前,段總理見了美國公使芮恩施,提到您想聯合美商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您說巧不巧,我們正好也建立了籌辦航空事宜處,想著如何推進航空事務。”
李諭確實想聯合老美成立這家民營航空公司,仍舊屬于無可奈何。民國官場太不穩定,總理總統啥的沒幾個能堅持一年,地方軍閥勢力又錯綜復雜,胃口大還辦不了事;等到北伐勝利后,民間資本在四大官僚資本面前更是如同待宰羔羊。
官場深如海,最好和他們不要有太多接觸,后來劉鴻生的遭遇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偌大產業差點被宋子文設計吞掉。
既然不想和官場打交道,就只能選擇洋人,以避免未來的覆轍。
李諭說“原來如此,芮公使或許是從花旗銀行獲悉,我們正在準備階段。”
“既然大家都在準備,提前相互通個氣,以后能省很多麻煩,您說是不是。”靳云鵬說。
“也好,”李諭想了想,將來北洋政府肯定要對航線進行管理,于是問,“靳將軍剛才說的航空事宜處,歸軍政部管轄,還是交通部管轄”
靳云鵬一愣,旋即說“當然隸屬在軍政部之下。大家有目共睹,歐洲戰場上,飛機已經成了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李諭說“民航呢我指的是,專門運送普通人、如同火車一樣的民航。”
靳云鵬說“段總理認為,民航業務歸在航空事宜處,航空事宜處隸屬軍政部,民航業務自然也是如此。”
李諭很難左右他們的決定,估計背后還牽扯出一些派系之爭。現在民國政壇上規模大的有研究系、交通系以及馬上成為國會最大勢力的安福系。
所謂安福系,就是段祺瑞委派徐樹錚組織的“安福俱樂部”,以競爭幾個月后的選舉,辦公地點在安福胡同,就取了這個名字。
安福系自然不想讓太多權力落到交通系手中。
李諭只能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不影響民航業務的開展就好。”
“當然不會,”靳云鵬笑道,“我們還聽說,閣下在天津的飛機廠已經造出了民航專用飛機。”
“連這個都知道”李諭說。
“試飛的時候那么大動靜,半個天津估計都看到了。”靳云鵬說。
“效果竟然這么好,看來下一步宣傳的時候就得讓飛機親自出馬,”李諭說,“這款飛機的航程比較可觀,達到了九百公里,從京城去天津、沈陽、青島、濟南都輕輕松松。每隔幾百公里選擇一些城市建立預備站后,飛機可以遠達上海。再中轉兩次,甚至能到廣州。”
“算起來,一天就能直達南北”靳云鵬問。
“差不多吧,”李諭說,“巡航速度起碼能達到每小時一百四五十公里。”
靳云鵬嘖嘖稱奇“真是不敢相信。”
李諭說“至于預備站、中轉航空站,就需要航空事宜處來操作了。”
“只是小小航站,下面估計求著要建。”靳云鵬并不擔心。
反正這時候的航站極其簡單,只要地面夠平夠結實就行,至于什么信號指示燈、無線電聯絡、空中指揮,還全都木有。
兩個月后,馮如親自駕駛飛機執飛第一條航線北京至天津。
李諭充作另一名機組成員,四名乘客都不簡單靳云鵬、徐樹錚、黎元洪以及記者邵飄萍。
天津的機場滿滿都是觀眾。
他們四個全是頭一次上天,黎元洪在飛機上很慌張,耳朵巨大的壓力讓他以為自己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