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大船載著秦浩一行人漂洋過海前往東瀛,隨行的還有兩艘商船,此時的東瀛還處于幕府時代,由藤原氏執政,基本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很少跟外界交流。
秦浩這次的目標是“石見銀山”,這座銀山產量之高,駭人聽聞,可以達到了全球銀礦產量的三分之一。
當然,此時的“石見銀山”還沒有被開發,其位置在本州島的西南部,在宋朝時期還屬于鳥不拉屎的地方。
周圍都是一些比較小的大名領主,秦浩這三百五十人的正規軍,各種器械齊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不過秦浩并沒有直接把這些大名剿滅,畢竟作為外來者,行事太過草莽,很容易引起恐慌,要是這些大名抱團對抗,也是件麻煩事。
而且他的目的不是殺戮,而是來搶錢的,石見銀山儲量再大也需要人去挖才行,總不能讓秦浩這些人去干吧
于是,秦浩直接把這些大名召集起來,答應給他們各種生活物資和藥品,讓他們幫忙招募礦工。
聽秦浩說著一口流利的日語,這些大名驚訝的同時又感覺受到了尊重,同時見到秦浩軍營中威風凜凜的士兵,一邊是大棒子,一邊是胡蘿卜,自然知道該怎么選擇。
當然,這些大名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他們送來的礦工其實都是一些瘦骨嶙峋的流民,農業時代,東瀛能夠耕種的土地本來就不多,再加上大量土地都被大名、武士階級占有,東瀛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秦浩的礦場雖然干活累了點,可是能吃飽啊,很快就有大量流民聞風趕來。
而這些大名在嘗到了甜頭之后,開始過上了東瀛人心目中紙醉金迷的生活,早餐都敢加小魚干了,同時他們也越發依賴秦浩的物資供給,為了換取更多物資,他們不僅把所轄范圍內大多數農民都送到了秦浩的礦場,還開始向周邊的地區進行劫掠。
整個過程秦浩都沒有出面,在這樣信息貧乏的時代,等到藤原氏得到消息時,秦浩的礦場已經初具規模,光是礦工就超過了三千人。
秦浩也有意對這些礦工進行軍事訓練,原本這些礦工都是吃不飽飯的流民,現在在礦場不僅能吃飽飯,偶爾還能吃到魚干、豬肉,簡直就像是天堂一般的日子,藤原氏膽敢毀掉他們的幸福生活。
不用秦浩動員,只要給他們一人一把刀,他們就能把藤原氏派來的軍隊打趴下。
在打了幾場仗藤原氏都是大敗虧輸,不得已,只能找到秦浩談判,最終雙方協定,秦浩永久獲得石見銀山的開采權,但是每年要向藤原氏五船物資。
在石見銀山的龐大儲量下,這點物資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此時,大宋朝堂也正在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
邕王即將被冊立為太子,一旦官家駕崩,邕王就能繼承大統。
然而兗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聯合榮妃進行了一場宮廷政變,將邕王一家盡數殺死,同時威逼官家退位。
一個小宮女帶著血詔跟兵符準備逃出宮,在路上遇到了明蘭,逃跑途中小宮女身死,明蘭獨自逃亡,在城外遇到了顧廷燁跟趙宗全父子。
而血詔的內容便是讓趙宗全繼位,誅殺兗王。
在顧廷燁跟兒子的苦勸之下,趙宗全終于咬牙拿著兵符前去兵營調兵勤王。
最終在顧廷燁的拼殺下,救下了官家跟皇后,誅殺了兗王,趙宗全被冊立為太子,官家駕崩后,趙宗全繼位。
整個大宋朝堂也翻開了新的篇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