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心頭一震,一下子明白了師爺的用意,看來師爺早就料到自己會來,而且還知道自己一定會為了鑒定小組的事情而來。陳陽暗自佩服,同時也感到一絲絲的溫暖,師爺果然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他亦步亦趨地跟在小孫身后,穿過那道略顯陳舊的月亮門,走進了后院。院內的景色依舊是那般熟悉,假山、魚池、幾棵老樹,都帶著歲月的痕跡,在夕陽的余暉下,顯得格外靜謐安詳。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把熟悉的躺椅,以及躺在躺椅上,神態悠閑自得的宋開元。
陽光灑在他的臉上,泛著淡淡的金光,與這寧靜的庭院融為一體。聽到腳步聲,宋開元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炬,當他看到陳陽時,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喲,小陽子,現在挺沉得住氣呀,來這么晚,繼續保持,”宋青云的聲音帶著一絲戲謔,并沒有多說什么,抬手招呼陳陽坐下。
陳陽聽到師爺略帶調侃的話語,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師爺是在給自己臺階下,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沉穩冷靜,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亂了方寸。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內心的情緒,然后恭恭敬敬地走到宋青云面前,低聲打了一聲招呼:“師爺!”
宋開元的目光在陳陽身上停留了片刻,他看到了陳陽眼中的焦慮、疑惑,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渴望。他心中微微嘆息,這個年輕人,終究還是太年輕了,需要經歷更多的磨練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之后,宋開元嘴角一撇,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他知道陳陽的心情肯定不好受,畢竟誰也不愿意錯過這種重要時刻,尤其是對于一個渴望證明自己的人來說,這種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看看你的樣子,跟霜打的茄子一樣,”宋開元故意用一種輕松的語氣說道,試圖緩和一下氣氛,“跟我來吧!”說完,他便從躺椅上起身,背著雙手,朝著院內走去。
陳陽默默地跟在師爺身后,看著他略顯佝僂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師爺雖然表面上嚴厲,但實際上卻一直在關心著自己,他知道師爺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自己現在還無法理解而已。
陳陽快步走到宋開元身邊,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生怕他一個不小心摔倒了。西廂房的門半掩著,從門縫中可以看到里面堆滿了書籍和卷軸,散發著淡淡的墨香,那是師爺平日里讀書寫字的地方,也是他最喜歡待的地方。
陳陽跟在宋開元身后,走進西廂房,目光掃過那些古籍善本,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他知道這些都是師爺這么多年收藏的心血,也是華夏文化的瑰寶。
宋老邁著略顯蹣跚的步伐,領著陳陽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了正屋。正屋的陳設依舊是那般古樸典雅,一張八仙桌擺放在中央,四周擺放著幾把木椅,墻上掛著幾幅字畫,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宋老走到八仙桌旁,指了指旁邊的椅子,示意陳陽坐下。
“坐,”宋老的聲音依舊是那般平靜,聽不出任何情緒,“吃飯了沒?”
陳陽搖了搖頭,老老實實地回答道:“還沒!”
“正好,我讓小孫多做了兩個菜,”宋老朝著廚房的方向喊了一聲,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然后他轉過頭,看向陳陽,目光如炬,仿佛能夠穿透他的內心,“是為了鑒定組的事來的吧?”
陳陽點了點頭,抬起頭,目光坦誠地看著師爺,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和不解:“師爺,我想不明白,您為什么不讓參加?是不是我的水平真的還不夠?”
宋開元呵呵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智慧和慈祥,仿佛一位長者在面對一個求知若渴的年輕人,他并沒有直接回答陳陽的問題,而是話鋒一轉,說道:“咱們吃完飯再說,你先跟我說說,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不要漏過一點細節。”
陳陽不敢隱瞞,將江城市局是如何發現這幅絹本,之后自己又是如何進行初步鑒定的,之后江東省和遼江省相關干部的態度,以及蘇瑞老先生出的主意,整件事情的經過,每一個細節,都一五一十地向宋開元匯報。他竭力讓自己保持平靜,但語氣中難免帶著一絲委屈和不甘。
宋開元聽完看看陳陽的樣子,不由抿嘴一笑,“蘇瑞這老狐貍,能在短時間內權衡幾方利益,確實像他的作風。”
“小子,你這次做的不錯。”宋開元用手指點點陳陽,“你手中的權利,是一把雙刃劍,能刺傷別人,但同時如果被別人利用了,傷的就是你!”
說完,宋開元點燃了一根香煙,同時遞給陳陽一根,“怎么,心里不服氣?”
“起初是不服......”陳陽偷偷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宋開元,“后來聽耿老說完馬德祿和唐鳳云的本事,心里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