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陳陽微微舔了一下嘴唇,自己能想象出宋開元當時的心情,“后來是怎么重新站起來的?”
“靠學習,靠實踐,靠無數次的失敗和反思。”宋老的目光變得堅定,“我重新學習了紡織史、材料學、化學分析,甚至去學了古代工藝制作。”
“您是想告訴我......”陳陽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宋開元看了看陳陽,“我什么都不想告訴你,你有你的路,和老頭子我走的路截然不同。”
“我只是想跟你說,文物鑒定不僅僅是眼力活,更是知識的積累和經驗的沉淀。”宋開元語重心長地說,“古董商或許不會犯錯,可以說犯錯也要努力的遮掩過去;而鑒定專家不同,專家不是不會犯錯,而是知道如何避免致命的錯誤。”
陳陽沉默地看著照片,突然明白了什么:“您是不想我重蹈覆轍?”
“不只是這樣。”宋開元看向陳陽的目光變得溫和,“我是想讓你明白,你的起點太高了,真正的專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無數次的挫折中成長起來的。”
“《東丹王還塞圖》如果被證實是真跡,將是近三十年來最重要的書畫發現之一。”宋老停頓了一下,看著外面緩緩開口說道,“但正因如此,鑒定過程會異常嚴格,國際專家都會盯著我們。”
“您是擔心我承受不了壓力,出現誤判?”陳陽皺著眉頭問道。
“壓力倒是其次,關鍵是責任。”宋老搖搖頭,“一旦鑒定出錯,影響的不僅是個人名聲,更是整個華夏文物界的聲譽。”
“可是師爺,我對那幅畫真的很有把握…”
“把握?”宋老苦笑,“當年我對那幅李成山水也很有把握,結果呢?”
“那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宋老打斷了陳陽的話,“你覺得你比當年的我更厲害嗎?”
陳陽被問得啞口無言。
“陳陽,我知道你有天賦,也知道你很努力。”宋開元的聲音變得溫和,“但天賦和努力還不夠,你還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見識。”
“可是…”
“沒有可是。”宋開元說著站起身,走到窗前,“你知道耿老為什么要馬德祿和唐鳳云參加鑒定嗎?”
“因為他們經驗豐富?”
“不只是經驗。”說著,宋開元慢慢轉過身,“馬德祿三十年來鑒定過上萬件文物,犯過的錯誤不下百次,但每一次錯誤都讓他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