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多讀書人一同拜入杜寧的門下,都無比的高興。
杜寧同樣也很欣慰,自己的華夏新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認可,所有的付出全部都有了實際性的回報。
作為一個擁有浩然正氣的大儒,已經具備窺探圣道的資格。
杜寧心里十分清楚,若是他想以華夏新律為跳板封圣,那么眾多弟子們在法家方面的成就,也將會是一股無形中強大的力量。
若是杜寧在此之前能夠桃李滿天下,那么他在沖擊圣位的時候,將會獲得一股來自學生們反饋的助力。
而一旦晉升半圣,所有的弟子也都會晉升為半圣弟子,會對杜寧所傳授的華夏新律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這種無形的牽引之下,杜寧的學生必然會有更好的成就。
接下來的時光里,杜寧為了方便言傳身教,讓學生們在衙門里擔任兼職,充當衙門官員們的助手處理文件。
待到傍晚散值后,杜寧再將眾多學生集合在衙門里的空地,向弟子們講述華夏新律的精髓。
在杜寧毫不保留的傳授下,諸國法家讀書人的瓶頸皆有突破,有的人文膽晉升,有的人品境界晉升,甚至還有一些大學士隱隱有突破成為大儒的跡象。
杜寧同樣也有收獲,每一次向學生們傳授學問,等同于自己進行了一場溫習,同時也對法家新思想有了更多深刻的感悟。
八月初十。
嵐州文院的新任院君洪黎前來拜訪杜寧。
在杜寧斬殺了鄭朝陽以后,經過圣院大儒殿的重新篩選,洪黎為人剛正不阿,沒有與鄭朝陽等人同流合污,品德兼備。
于是,圣院大儒殿便讓洪黎接任了院君一職。
衙門的客廳中,杜寧對著洪黎笑道“洪先生如今已是州文院君,怎么有空到我這來”
洪黎對杜寧一拱手,說道“馬上就到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按照以往的慣例,我們嵐州文院將要舉辦一場盛大的中秋文會,所以我想借這個機會,請杜君前往嵐州文院講學傳道,讓更多的讀書人了解您的華夏新律,不知杜君意下如何”
“講學傳道”
杜寧臉上流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知道洪黎無事不登三寶殿,猜測洪黎前來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卻沒想到居然是來邀請自己前往嵐州文院以中秋文會的名義進行講學。
講學是一種無比神圣的事情,那些窺探到圣道思想的大儒,都會通過講學傳道的方式,讓更多的讀書人接觸到他的領悟思想,而通過講學傳道的方式,也可以將所有的學問重新溫習一遍,為將來的封圣打下更為堅固的基礎。
無論是對廣大讀書人,還是對于自己本身而言,都有著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