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進餐時未婚的女兒們有義務把茶杯遞給在場的更年長的女士什么的。
誰要是隨便嘴里叼個甜甜圈,嘬著咖啡,穿個襯衫就出門逛悠去了,這屬于社交界的自殺行為。
在上流社會貴人太太毒舌的評論里,他就基本上和跑到大街上裸奔沒有什么兩樣。
伊蓮娜小姐每天在餐桌邊更換的衣服。
不包括所搭配的頭飾、耳環、胸針,手表什么的,單單就只是日常穿的衣服,便要比愛捯飭的顧老頭這一輩子為了在各種場合裝逼所配置的一大堆三件套西服加起來的總和還要貴。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在巴爾扎卡、簡·奧斯丁筆下的小說里,很多時候一件衣服被雨淋濕了,就能讓那些打腫臉充胖子的破產貴族們臉綠的想要跟老天爺拼命。
或者又為什么各種長袍、禮服,裙撐,會成為母親、姨媽、沒有孩子的表姑這樣的人,留給女孩的重要遺產構成。
這是因為工業化生產和化學染色劑的發明,讓人們日常能接觸到的衣服變得非常便宜。
那些真正高級定制的成衣。
到如今依舊非常昂貴,也非常奢靡。
如果知道像伊蓮娜小姐衣帽間里的各種自己的衣服,用最保守的估計價值也超過了兩百萬歐元,那就能理解這大概是一個什么概念了。
路易十六被拖去砍了狗頭后。
歐洲君主不敢玩的太過分了,全歐洲上層的男人們紛紛都穿起了軍裝,以示自己的艱苦樸素,但女孩子們的用度上,還是相當大度的。
倒退一百五十年。
伊蓮娜伯爵家里的女人,比如卡拉這樣的適齡未婚小姐。
理論上。
她們為了社交季在和什么巴伐利亞王子,薩克森大公一起喝茶時保持體面,一個秋天在“巴黎春天百貨”這樣的地方定制衣服花掉的錢。
隨隨便便就能買下法國外省的一整條街。
取之盡錙珠,用之如泥沙——說的就是這種浮華、揮霍、浪蕩的上層貴族文化。
不過除了一些非常傳統的家庭,如今餐桌上的社交禮節遵守的已經不像是維多利亞時代那么嚴苛了。
慵懶的在床上吃飯,以前是已婚女性的特權。
年輕的姑娘,則必須要打扮的漂漂亮亮靜靜神神的,像一朵待字閨中鮮花一樣,準時出現在餐桌邊的座位上,巧笑嫣然。
這才叫體面。
安娜從床上坐起身,讓貼身女仆把小茶幾放在身前。
仆役長將一份《奧地利信始報》、一份《油畫》雜志,和一份打印好的傳真紙依次放在咖啡壺旁邊。
伊蓮娜家族是軍事貴族出身,盡管那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仆人們在早餐時,把收集到的重要信息放在主人隨手可以閱讀的位置,依然做為傳統保留了下來。
茶幾上的內容。
也從火漆密封的國王密信,普奧戰爭的軍事動員準備情況,變成了報紙和《油畫》的雜志。
安娜整理了著頭發。
她的目光快速略過《奧地利信始報》,隨手拿起旁邊的《油畫》雜志。
《油畫》雜志每兩周出一刊。
遇上大型雙年展,或者重要的名人專訪,會出特別刊。
這期《油畫》雜志是上周剛出的。
安娜現在是雜志社視覺藝術部門的一把手,所有的編輯評論和藝術賞析,都是由她審核敲定過的。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