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都會是一場經典的“對談”節目。
后者甚至沒準是能載入雙年展史冊的經典對談,話題度甚至能炒個好幾年。
但要是顧為經在上面問東答西,根本不正面和主持人對話,或者很“無聊”的對話。
那么,組委會得到的,便只是一團垃圾。
藝術雙年展從某一特定意義上說,有點像那種電視綜藝節目。
它們是很需要流量的。
流量代表著知名度,代表著文化影響力。
游客多,甚至也代表著對周邊地區的經濟,有著更好的拉動作用。
功利點說。
游客多,話題度大,就代表著“展覽”成功,有了這樣的履歷,策展人也許就能下次得到更多的經費,去辦更大的展。
英雄打破質疑、小丑被揭破本來面目——都是好的采訪。
什么東西都沒有——才是真正的災難。
那樣的話,組委會和《油畫》團隊的心情,大概就像那種綜藝節目播出后,發現后臺收視率被直接干下去5個百分點的主持人。
抓狂極了。
顧為經把襯衫拿起來,微微挑了挑眉頭。
衣服被畫框壓的有點皺了。
他一邊思索著要不要找個熨斗,在去今天晚上的藝術家晚宴以前,把襯衫和正裝全部都壓一遍,一邊開口:“蘭普切女士,我確實得到了應該這么做的建議。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將不得不采取這樣的應對方式。”
“這真不是威脅,這只是無奈。”
他的語氣聽不出任何的無奈。
顧為經把襯衫在床上疊好,然后說道:“但如果有必要的話,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威脅。”
“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研討會。是否尊重它,是你自己的選擇。”
策展助理認真的說道。
“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話筒里陷入了某種安靜的對峙,顧為經在沉默中整理著襯衫的領子。
他沒有答話。
他知道此刻不需要答話。
此刻是兩種兩個人比賽誰先忍不住眨眼的小游戲。
幾秒鐘后。
“如果我是你,我會珍惜這樣的機會,并對它報以尊重。”電話另一端,再一次傳來聲音。
“如果你們同意我的要求,我會給予回報。”顧為經把襯衫放下,輕聲開口。
回報?
“回報,什么意思?”蘭普切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畫展有捐贈委員會。”
顧為經報了一個英文名詞。
“捐贈?”蘭普切怔了一下,立刻心生警惕。“畫展官方可是不接受任何以賄賂為目的的捐款的,我們有倫理審查制度的哦。”
有大量國際雙年展和知名策展人的辦展資金,都來自于社會各屆的捐贈。
很多“藝術家晚宴”的門票,甚至可以對外公開售賣,在給藝術家們提供社交場合的同時,也為主辦方籌集資金,覆蓋一定的辦展成本。
贊助本身甚至就是西方藝術展的最經久不衰的重要傳統之一。
古典時期的大量歐洲大畫家們,每天都是靠著贊助人的小錢錢活著的。
而如今銀行業,金融業,都是這些藝術展覽的常見的大金主。
比如這屆獅場雙年展就和“ubs瑞銀財團”有贊助合同,它們甚至冠名了本屆的一些獎項,會為獲得該獎項的藝術家提供三年到五年的贊助基金合約。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