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一切的痛苦也許可以將的愛的存在一并吞去。
可痛苦并非愛的意義,愛是人們之所以愿意承受痛苦的原因,就像死是生的終點,但死并非生之所以為生的意義,死做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就因為有愛的存在,顧童祥才會白發蒼蒼一把年紀,還會強迫自己穿上西裝,收拾利索,想要前去西河會館救自己的孫女。就因為有愛存在,蔻蔻才會勇敢的跳進湖里去。就因為有愛存在,多年以前,還不像如今那么圓的憂郁型男帥哥版的酒井一成才會在大坂爛尾樓的天臺上,抱住老婆嚎啕痛哭……
就因為有愛的存在,人才愿意去改變自己。
因為愛,逛畫展的小毛孩向著展柜伸出手去,同樣也是因為愛,他才愿意收回手來。
在顧為經和豪哥那場比拼勇氣的最后的輪盤賭游戲里。
憤怒是火焰。
憤怒是子彈。
他們兩個人都很憤怒,兩個人的指著對方腦袋的手槍槍膛里都填滿著燃燒的子彈。
但最后讓顧為經勇敢的扣下扳機的是愛,是他的愛,是蔻蔻的愛,是人世間的愛。
愛讓人既畏懼死亡又蔑視死亡,顧為經擁有愛而豪哥沒有,所以,顧為經擁有勇氣而豪哥沒有。
愛讓人變得不像自己,而更像自己所愛的人。
人人都在向死而生。
人人也都在向愛而生。
痛苦是愛情的一部分,蛻變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沒有了愛,人們是咆哮荒野的野獸,人們也只是咆哮的野獸。
“一朵花的美麗在于其曾經凋謝過。”——顧為經不知道在大約一個世紀以前,哲學家海德格爾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語。
崔小明勾心斗角,機關算盡。
他想了一萬種不同的開場白,背誦海德格爾的詩歌,在作品簡介里引用伊蓮娜小姐可能會感興趣的故事,卻永遠只是浮于表面。
崔小明看著安娜像是對著復雜無解的迷宮,別說抵達終點,他在原地對著地圖轉了一圈又一圈,卻連迷宮的大門都尋找不到。
最終,他只換得了一個冷冰冰的“夠了”。
顧為經什么都沒有做。
他拒絕了輪椅上的女人伸來橄欖枝,推開了300萬歐元的支票,盯著那雙栗色的眼眸一字一字的說“伊蓮娜家族都應該去下地獄”。
顧為經卻只是簡單的一個轉頭,一個輕輕的“啊”,便觸碰到了安娜小姐的內心深處,輕松的像是撥開一朵玫瑰花,看到其中的金黃的花蕊。
而顧為經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這些。
生活的大多數面目表現的很不童話。
好人不一定能戰勝壞人,善良未必能帶來幸福,山中沒有阿里巴巴的寶藏,海里沒有小美人魚在唱歌。
卻在很少很少的某些時候,生活又能表現出非常童話故事的那一面。
宮殿里的王子在宴會后撿到了一只水晶鞋,來自他國心懷叵測的嬌艷公主們費盡萬苦千辛,不惜用利斧切掉腳趾,削去后跟。
而王子真正所尋找的那位辛德瑞拉。
她只需要簡單的一個伸腳,起舞,便已然足夠。
不是巫師選擇魔杖,是魔杖選擇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