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先生16歲時就被公認為天才少年,并先后在耶拿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學位,23歲成為哥廷根大學的醫學博士,24歲獲聘哥廷根編外醫學教授,26歲轉為正教授,而這個時候距離法國大革命爆發還有11年。
當熱月黨人結束大革命組建督政府時,布魯門巴赫已經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外籍院士了。
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布魯門巴赫多了個美國哲學學會成員的頭銜。
拿破侖入侵西班牙,他侄子路易·波拿巴出生那年,布魯門巴赫喜提荷蘭皇家學會會員。
1812年,拿破侖撤離莫斯科,英國火燒美國國會大廈和白宮,布魯門巴赫又得到了漢諾威皇家科學學會秘書和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員的身份。
而當拿破侖被流放那年,他又成了漢諾威總督劍橋公爵欽點的王室醫生。
而在去年,法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也姍姍來遲的落在了老先生的腦袋上。
不過,最令布魯門巴赫驕傲的還不是他那數都數不清的院士頭銜,而是哥廷根大學校內為學生設立的一項旅行獎學金——布魯門巴赫獎,這項獎學金于1825年設立,旨在資助校內有才華的年輕醫生和自然學家,而設立該獎學金的最大原因就是為了紀念布魯門巴赫教授在哥廷根獲得博士學位五十周年。
英國的事務官都知道,一個人在某個部門任職時間越長,他的權力和影響力就越大。
哪怕他只是個最普通的部門辦事員,在部門任職58年也足夠令他在該部門的地位變得極為特殊。
小辦事員都能憑著資歷混出一片天,更別提布魯門巴赫這位‘曾經的天才少年,現在的天才老年’了。
而且,由于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布魯門巴赫任教哥廷根這么多年,自然也帶出了許許多多頗具影響力的學生。
其中,他最為知名的學生,前不久還曾經來哥廷根參加了全歐電磁大會。
那便是柏林科學院的院長——亞歷山大·馮·洪堡先生。
甚至于蘇塞克斯公爵來到哥廷根大學訪問時,對待別的教授都可以召見,但唯獨對于布魯門巴赫,蘇塞克斯公爵事先就說明自己必須得親自登門拜訪。
因為當年蘇塞克斯公爵和他的幾個王子兄弟在哥廷根上學時,布魯門巴赫便已經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了。
而經過這么多年以后,別的教授通常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成果越來越少,但布魯門巴赫卻是隨著經驗的增長成果越來越多。他編寫的《生理學原理》和《比較解剖學手冊》一直是德意志大學醫學院的基礎教材,甚至就連英國和法國的許多醫學院也將其列入了必修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