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尼在信中明確告訴加里波第,他認為英國人與法國人同樣不可靠,他毫不懷疑英國外交部的辦公桌下還壓著一份出賣青年意大利的方案。之所以他們現在沒有這么做,完全是因為帕麥斯頓子爵與梅特涅的關系惡劣,而且英國外交部也認為奧地利給出的價碼沒有價值。
雖然英國今年在本土和海外領地徹底廢除了奴隸制,但是誰都不會忘了他們當年是怎么在三角貿易中大發橫財的。買賣人命,英國人在這行可有的是《致富經》。
這些話加里波第都藏在心里,沒有和亞瑟說。
畢竟亞瑟這次為了保全他們的性命冒了這么大的風險,要是再講出這么不近人情的話,可就太傷他的心了。
但實際上,加里波第就算和亞瑟說了這些也沒什么。
他對這位朋友的了解不深,更不了解亞瑟對于白廳街各部門的看法。
因為按照亞瑟的看法,那簡直就是一群忙于捍衛自己桌椅的滑稽戲演員。
財政部是兩面三刀的典型,那里的人通通都是守財奴,他們一邊拼命從納稅人手里榨出最后一個便士,一邊卻在宴會上的香檳酒杯里抿出樸素節儉的美德。
至于亞瑟的老上級——內政部,那更是有趣得很。內務部比任何偵探都更熱衷于監視自家的公民,內務部的監視傳統可遠比亞瑟的秘密情報局更悠久,就仿佛每個攤開早報的市民都是叛亂的陰謀家,每家每戶的壁爐不是通往煙囪,而是通往凡爾賽宮似得。
戰爭與殖民部是填色游戲的忠實愛好者,這群人恨不得在每張地圖上都插滿小旗子,仿佛每一片疆土都是屬于大英帝國的。
可真要動手時,卻又開始閃爍其詞,一個個縮得比老鼠還快,似乎他們的戰略就是‘最好別打仗,但打了的話,贏了有我的功勞,輸了不是我的責任’。
外交部嘛?
呵呵,他們倒真像是戲臺上的小丑,是所有滑稽戲中的翹楚。
他們每天忙著在國王的耳邊低語一串無關緊要的花言巧語,然后用優雅的禮儀掩飾他們在國際談判桌上的毫無作為。那里的每個人都精通把最平庸的廢話說得冠冕堂皇的本事。
每一場外交談判,都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每個大使都是穿著華麗戲服的演員。
他們能用優雅的詞句把所有失敗包裝成偉大的勝利,把無可奈何的讓步稱作‘戰略性調整’,把令人膽寒的誤判稱作‘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你信了他們的辭藻,那真該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活在真實的世界里。
當然,亞瑟的話也不能完全當真,畢竟作為一個過氣的老滑稽戲演員,曾經倫敦最炙手可熱的諧星,他對于劇場的演出安排有抱怨也是人之常情。
俾斯麥看到眾人都對他的話表示贊賞,小伙子的膽量也漸漸大了起來。
年輕人愛出風頭的天性使他開始對德意志的體制也開始評頭論足起來。
“當然,我這么說不代表德意志的各邦政府就好到哪里去了,在我看來,邦聯政府簡直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鬧劇。你看普魯士,手握大把士兵和大炮,卻偏偏裝作一副和平使者的模樣,仿佛他們的刺刀都是用來插鮮花的。哦,別誤會,他們確實擅長插東西——尤其是在盟友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