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他非常聰明的將愛爾蘭和天主教問題這塊最難啃的骨頭放在了時間表的最末端,先是議會改革,然后是工廠法和完全廢除奴隸制等等,在做完了這一切之后,他終于開始向愛爾蘭動刀了。
《愛爾蘭捐稅法案》的提出無異于在英國政壇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
這份法案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英國政府將減少對愛爾蘭國教會的財政撥款,并將愛爾蘭的國教主教數量從24個削減為12個。
其次,占據愛爾蘭人口80%的天主教徒將無需再向愛爾蘭的國教會繳納捐稅。
最后,愛爾蘭國教會占據的土地也將會被重新分配和管理,以確保其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單是看這幾個條款也知道國教的教士們會產生何種程度的應激反應。
財政支持大幅削減,愛爾蘭的主教席位被砍一半,捐稅少了八成,就連吃到嘴里的土地租金也得吐出來。
按照教士們的話來說:像是格雷伯爵這樣不虔誠的人,將來是一定要下地獄的。
身為保守派的托利黨成員們自然是對此表示了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一改革削弱了國教會的傳統地位,并且給國家帶來了宗教改革的不穩定性。俗話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與格雷伯爵這么一比,好像老首相威靈頓公爵的《天主教解放法案》也沒有那么不可接受了。
甚至不止是托利黨,哪怕是代表了自由派的輝格黨內也有許多人站出來提出了批評意見,他們認為首相的新法案看起來疑似有點太自由了。他們雖然是輝格黨人,但與此同時也是虔誠的國教徒,對于任何國教支持者來說,這種形式的讓步都被視為對教會權威的挑戰。
至于國王威廉四世,那更是不用提了。
作為國教圣公會的宗教領袖,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奉他為領袖的教會受到如此嚴重的打擊的。
威廉四世現在成天對外放話,雖然國王的言論有不少,但總結起來只有一個意思:議會改革也便罷了,現在又搞《愛爾蘭捐稅法案》,你們這幫人他媽的是不是想造反?
國王犯了疑心病,而格雷伯爵的內閣也因為這份法案出現了分裂。
在首相再一次向內閣成員申明了他推動改革的意志決不動搖后,財政大臣德比伯爵、海軍大臣詹姆斯·格雷厄姆爵士、戰爭及殖民事務大臣里士滿公爵和掌璽大臣里彭伯爵都向首相表達了強烈異議,并向首相集體請辭。
掌璽大臣里彭伯爵甚至公開撂下狠話說,如果格雷伯爵執意如此,那他只能用退黨來表達抗議。
就因為這份法案,輝格黨頓時陷入了幾年前托利黨那副四分五裂的境地,而格雷伯爵也品嘗到了威靈頓公爵當年在上下兩院遭到集體包圍的滋味兒。
雖然他在幾位大臣請辭后,便立刻著手尋找愿意填補他們空缺的人選。
但是正如議會改革前夕,威靈頓公爵組閣屢屢碰壁一樣,所有在輝格黨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明白,這時候內閣大臣可稱不上是什么好差事。因此,那些有資格出任大臣的人物紛紛婉拒,而愿意搏一搏的年輕人又沒有能力服眾。
如果事情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那么只能說明一件事——格雷內閣的垮臺已經進入倒計時。
一旦內閣垮臺,就算執政的還是輝格黨,那么新首相必定會是一位對《愛爾蘭捐稅法案》持反對態度的溫和派輝格黨人。
或許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會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