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原先的主頭銜莫伊拉伯爵,實際上只是個愛爾蘭貴族頭銜,因此在當時的英國并不享有上院席位。
而在繼承了黑斯廷斯家族的爵位后,他們也就名正言順的繼承了黑斯廷斯家族的上院席位和他們的顯赫名聲。
畢竟黑斯廷斯男爵這個封號的歷史可是能夠追溯到15世紀的,第一代黑斯廷斯男爵威廉·黑斯廷斯乃是愛德華四世時期的寵臣,雖然他后來被查理三世處決,但黑斯廷斯家族的事業運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529年,黑斯廷斯家族在黑斯廷斯男爵之外,再次喜提亨廷頓伯爵的封號。
而在之后的幾百年當中,他們又先后得到了亨德森福德、德莫林斯和波特雷克斯的男爵頭銜。
只不過正如埃爾德所說,黑斯廷斯家族的好運氣在1789年第10代亨廷頓伯爵時期畫上了終點。
而貴族的壞運氣,歸根到底,無非是就是那么幾件事。
總而言之,就是生不出孩子,尤其是沒有合法的兒子。
但不幸中的萬幸在于,按照當年國王頒發的封爵詔書,黑斯廷斯家族的頭銜當中,唯有亨廷頓伯爵的封號是嚴格要求必須由男性繼承的。
所以,在羅頓家族同意改姓后,第10代亨廷頓伯爵便在咽氣后,將黑斯廷斯、亨德森福德、德莫林斯和波特雷克斯的男爵爵位傳給了遠嫁愛爾蘭的妹妹,而在妹妹百年之后,則由外甥繼續延續黑斯廷斯家族的香火。
而亨廷頓伯爵的封號在1789年第10代伯爵死后,便進入了休眠狀態。
雖然黑斯廷斯家族的一位遠房堂親西奧菲勒斯·亨利·黑斯廷斯牧師長期宣稱繼承權,但直到1819年他去世之后,議會才在長達2年的審議之后,正式承認他的宣稱合法,并追認西奧菲勒斯·亨利·黑斯廷斯為第11代亨廷頓伯爵,而他的侄子漢斯·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則順位繼承為第12代亨廷頓伯爵。
而在黑斯廷斯的主脈為了繼承權焦頭爛額之際,羅頓-黑斯廷斯家族則借著黑斯廷斯家族的名頭順利打入了英國貴族的核心圈層,一躍躋身頂級英國貴族行列。
亞瑟按照當年在歷史系學習時對黑斯廷斯家族的了解和盤托出,但身為局內人的埃爾德顯然比他了解的更清楚。
“其實你要說羅頓-黑斯廷斯家族靠裙帶混進英國上層社會,那也太小看他們了。這一支可不僅僅是靠姓氏、頭銜和家譜混日子的,他們是真正干過幾件大事的。咱們從第一代說起,弗朗西斯·羅頓-黑斯廷斯,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
埃爾德抬起手指,如數家珍的羅列道:“他可不是靠養花養狗混貴族圈的那種主兒,而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功績。他年輕的時候參加過北美的平叛戰爭,當時他還只是個聲名不顯的第五步兵團擲彈兵中尉。在萊克星頓和康科德之戰后,我們的部隊被北美的鄉巴佬們圍困在波士頓,要想成功突圍,就必須攻下查爾斯頓高地,而要拿下查爾斯頓高地,就必須先攻下邦克山。
初代黑斯廷斯侯爵作為擲彈兵,參與了對邦克山的第二次進攻。他的上司哈里斯上尉在他的身邊負傷,于是當時年僅21歲的初代侯爵便接替他指揮擲彈兵們對堡壘進行了第三次沖鋒,也是最后一次沖擊。當時,他發現我們的士兵因為傷亡過大,士氣已經開始動搖,于是他毅然決然的站上了堡壘最高處,揮舞起了第五團的軍旗,即便受傷卻始終站在最高處屹立不倒。士兵們見狀大受鼓舞,最終一鼓作氣攻下邦克山,繼而奪取了查爾斯頓高地,解了波士頓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