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知縣立即接“喝酒,喝酒,爭先不甘人后。”
錢教授又接“喝酒,喝酒,貪歡莫思年壽。”
什么玩意兒
輪到朱國祥時已經懵掉,他最近惡補了平仄與押韻知識。可前面三人的酒令,平仄不完全一樣啊,這讓他怎么往下接
“喝酒,喝酒”朱國祥仰脖子猛喝一碗,“我干了”
“哈哈哈哈”
全場大笑,氣氛熱鬧起來。
朱銘坐在陸提學旁邊,正好是主桌的最后一個。
這種時候,背再多詩詞都沒用,必須知道酒令平仄。
通過前面七位的酒令,朱銘已經聽出其中規律,倒數第三字必須是平,最后一字必須是仄,其余位置可以隨意。
朱銘接道“喝酒,喝酒,酒肉穿腸無垢。”
旁桌一個士子迫不及待道“喝酒,喝酒,醉意沉沉消瘦。”
“哈哈”
陸提學拍手大呼“罰酒,罰酒”
那士子疑惑道“出韻了嗎”
陸提學促狹道“如此簡單的酒令,難道還允許你通押”
在場眾人,皆哭笑不得,提學大人真是太狗了。
故意出淺顯酒令,卻在押韻那里挖坑等人跳。
“受”押“有韻”,為聲。
“瘦”押“宥韻”,為去聲。
創作詩詞時,“受”與“瘦”能夠通押,這種情況下是押韻的。但如果行酒令,陸提學作為主裁判,可以判定“瘦”字出韻了。
以前科舉考詩賦,押韻也這般嚴格,很多大佬都會翻車。
朱銘悄悄抹汗,他運氣好,差點就掉坑里。
酒令行到第二圈,一共有四人出韻罰酒。到第三圈時,朱銘也出韻了,老老實實罰酒一碗。
這不丟人。
真的防不勝防,若不允許通押,古代士子也得出錯。第五圈時,向知縣和錢教授雙雙罰酒。
陸提學一臉壞笑,他就喜歡這樣捉弄人。
甚至可以說欺負人,因為方言口音問題,在場多數都宥韻、有韻不分。
如此瞎搞,倒是讓氣氛迅速活躍,幾碗酒水咕咕下肚,就連余大淵和朱銘都互相開玩笑。
酒足飯飽,白家搬來許多板凳,眾人就在院中納涼休息。
天色漸漸暗淡,燈籠也提了些來。
余大淵似乎忘了之前的不快,主動跟朱銘交流“成功師出何門”
朱銘回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并未拜師。”
“頗為難得,”余大淵已經服氣了,拿出自己的舊作說,“請成功賢弟雅正。”
朱銘湊近燈籠,說道“寫得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