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王棣直讀得熱血沸騰說道“果真是仁人義士,萬萬不得加害。官家唉,不說也罷。”
王棣現在的官職,是專門陪皇帝看書寫字。
他也嘗試著為朱銘求情,卻被怒斥一通,不敢再多說什么。
李伯宗把事情詳細道來,王棣聽罷,問道“世叔請稍等,小侄謄抄一份。”
李伯宗說“先上船吧。”
二人到得船艙,李伯宗拿出筆墨,王棣謄抄之后送別離開。
回到家中,堂兄王桐不在,侄子王璹、王玨正在讀書。
雖為叔侄,年齡卻相差不遠。
王璹問道“叔父今日怎不去宮里”
“不該我輪值,”王棣迫不及待想要分享雄文,拿出正氣歌說,“你們快來看。”
王璹、王玨立即湊過來,讀了一遍大感震撼。
王璹說道“若是先讀大學章句疏義,再讀這首正氣歌,可謂美酒配佳肴,得嘗其味便屬人間幸事。”
王棣才不怕得罪皇帝,不但給兩個侄子看,還跑去拜訪好友,毫無顧忌的傳播此文。
王璹、王玨兄弟倆,都在國子監讀書,只不過平時都住家里。
也顧不得今天放假,謄抄正氣歌之后,立即跑去學校呼朋喚友。
正氣歌從國子監,迅速傳播至太學。
別說學生,就連老師都爭相傳閱。
蔡京在時,太學里還有蔡黨。
蔡京下臺了,太學里面全是憤青。
王黼為了消除蔡京的影響力,正在上疏請求改革太學。
即,太學生不能每年考試,并獲得同進士出身。今后取消太學試,所有學生都去參加科舉,三年一次硬考進士做官。
宋徽宗沒有當面駁回,似乎正在考慮。
太學的師生們,不管屬于哪派,現在都對王黼恨之入骨。
他們得到正氣歌立即滿世界宣揚,并且添油加醋講故事。
什么奸相王黼陷害忠良,想要逼死朱銘,勒令大理寺判處斬首。朱銘遭受嚴刑拷打,依舊堅貞不屈,書寫正氣歌表明死志。
什么大理寺卿不忍殺害義士,多方求情無果,只能掛印辭官而去。
甚至還有獄卒,得知朱銘即將論罪,冒死給他送好吃的,哭著給忠臣送行。
佩服朱銘是一方面,同時他們更痛恨王黼,正氣歌成了太學師生反對王黼的工具。
陳東依舊是上舍生,他已經送走三撥室友。
“如今國家危在旦夕,奸臣卻還在禍亂天下,”陳東召集自己的擁躉,“去了一個蔡京,又來一個王黼,六賊依舊在,還要廢除太學試。朱先生在獄中受盡折辱,我等如何能視而不見諸君,且隨我去叩闕喊冤”
“同去,同去”
學生們紛紛響應,既是為朱銘求情博取名聲,更是在反對朝廷取消太學試。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