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魏良臣道。
魏良臣、秦檜、范同、段拂、何若,這五人曾經共同求學,而且睡在同一個宿舍。
歷史上,他們五個都做了宰相,但選擇卻截然不同。范同為了升官發財,毫無顧忌的攀附秦檜;魏良臣卻跟秦檜劃清界限,被貶來貶去病死在任上。
秦檜又問其去處,魏良臣說要往桂州。
聽得此言,秦檜立即說“我與成功也是舊交,多年不見,實在唏噓。且借筆墨一用。”
秦檜寫了一封書信,托魏良臣帶去交給朱銘。
書信內容,無非敘舊,再說些佩服之言。
翌日,眾人結伴離京,算讓他們的隨從,一共有四十三人。
一場小雪降臨,北風呼嘯凜冽。
坐船抵達潁上縣正陽鎮,再換船往六安而去。
天寒地凍,卻始終不下大雪,可能來年又會有什么天災。
每在一個地方靠岸,他們必然進城,在學校門口朗誦正氣歌。又訴說朱銘在京的事跡,以及他們是怎樣擊鼓叩闕,被奸黨給開除學籍驅離京城的。
沿途所過,當地師生無不肅然起敬。
即便府州縣官員中有奸黨,對此也睜只眼閉只眼。何必給自己惹麻煩呢沾上這些憤青學生,必然背上一世罵名。
正氣歌迅速在河南、湖北傳播,就連湖北京西南路賊寇,都聽說了他們的事跡,不愿搶劫這些學生。
湖北賊寇真多,連續兩年饑荒,朝廷還在抽糧運往東京。
只缺一個起義領袖,到時必定應者云集,有點像前些年山東的狀況。
宋江部隊還在流竄,牽著官軍的鼻子跑。但面對多方圍剿,他們活動的區域越來越小,照這樣下去,覆滅只是個時間問題。
方臘已經離開浙江山區,并且沒去福建,而是翻山越嶺到江西,出其不意的攻陷撫州。
他還未站穩腳跟,剛剛剿滅礦工起義的邊軍,立即南下追擊。方臘連忙遁往南城,繼而轉戰南豐,再翻越百丈山,前往建寧與福建義軍匯合。順便,中途把太平銀場、看都銀場給洗劫了。
各路官軍,合圍建寧,兵力達到二十萬。
方臘本打算前往泰寧,遭大將劉光世伏擊,二太子方亳、宰相方肥戰死。
數萬義軍,就此困守建寧,多番突圍皆失敗。
但起義軍的戰斗力,明顯變得更強。轉戰千里,翻山過河,一路廝殺,已經鍛煉出上萬精兵,且在摩尼教的加持下悍不畏死。
除夕這天,童貫匆匆趕到建寧前線,下令犒賞三軍,大年初一就打決戰。
可在除夕當晚,四面城門大開,趁著官兵過年,義軍居然主動殺出。
混戰一夜,義軍大敗,四散而逃。
方臘帶著數千精銳,竟竄入山中,又特么跑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