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峽是進入西域的第一道咽喉,糧草運輸異常的艱難。
許多地方,四輪或兩輪馬車無法通行,必須靠駱駝和騾馬馱運,又或者是獨輪車才可以過去。
大明的重型戰車(偏廂車),到了這個路段必須拆卸,運過去了再重新進行組裝。
相傳唐代的樊梨花,曾在此大戰番將。
那守關大將青面獠牙,乃是一頭猩猩變的,因此這里取名為猩猩峽。
進了星星峽,吳玠在崎嶇的山路緩慢行軍。
這個路段并不長,但走得極為艱難。獨輪戰車上的炮管,全部卸下來拖運,即便如此也經常翻車。
至星星峽西段,猛然間狼煙升起。
那里有高昌回鶻建立的城堡,同時也兼驛站和收稅站,走絲綢之路的商旅會在此停歇。
附近沒有河流,全靠苦澀的泉水,水源很難供應大軍。
清代的時候,這里直接取名為苦水驛。
“擇地扎營,恢復體力,明日便攻城拔寨。”吳玠下令。
這個事兒必須先鋒部隊來做,否則主力大軍被敵堡堵在星星峽,隨軍攜帶的飲水用不了多久便要喝完。
即便知道大明要殺來,星星峽的關隘城堡,也不過才駐軍五百而已。
換作以前,只駐軍數十人。
因為對于西遼而言,這里同樣補給困難。
次日,吳玠率軍攻打寨堡。
這里很多山嶺寸草不生,少數山嶺有低矮灌木,能用來制作攻城器械的樹木少之又少!
幸好吳玠早打聽清楚了,隨軍帶有上百架簡易飛梯。
寨堡位于星星峽的出口,地勢要稍微開闊一些。
但戰車和火炮,還是不能完全展開。
吳玠派兵堵住前方通道,炮兵帶著民夫攀爬山坡,在山壁鑿出一個個小平臺。
一百二十斤重的小炮而已,后挫力并不大。
寨堡內的五百守軍,此刻戰戰兢兢看著外面。守將很想直接逃跑,因為這里不可能有大股援軍,頂多增派一兩千人來幫忙拖延,好讓哈密那邊有更多時間聚兵。
這里的西遼守軍,從一開始就被拋棄了。
為了增強守軍的戰斗意志,蕭查剌阿不甚至給出軍令。此寨只須升起狼煙,并且防守五日以上,守軍便可以棄寨逃走。
如果不足五日便逃走,守寨將士全部處死,并且他們的家人也將淪為奴隸!
盾牌手護著火槍手徐徐接近寨堡,朝著寨堡自由射擊,而敵人也在朝他們射箭。
一百二十斤重的小炮,而且還是氣密性不足的弗朗機炮,根本就打不了多遠。
因此炮兵帶著民夫構筑的平臺,甚至已在守軍的強弓射程之內。必須火槍手進行掩護,還得有盾牌手保護。
一時間,雙方的弓箭和火槍對射。
而盾牌手艱難的攀爬山坡,護著炮手和民夫在坡上鑿火炮平臺。
亦有民夫負土去填寨前壕溝,這里沒有河流,護城河是別想了。壕溝也挖得不深,因為土地板結太難挖,守軍沒有那個人力物力。
民夫們自有蒙皮木板擋箭,那玩意兒是從戰車上拆下來的。
構筑簡易炮臺,填平幾段壕溝,就用了一整天時間。
當晚直接睡在那里,輪流派兵堵住通道,前方直接放了幾輛戰車當障礙物。
其實,守軍就沒想著出來夜襲,他們只求早點扛過五天,然后棄寨逃跑前往下一個據點。
沿線這些寨堡,由于補給困難,全是用來拖延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