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為他們復仇。這些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狼心狗肺的狗東西。
居然反過來,要咬大明一口。
他們不記得當年,順義王一系,那些仗著
黃金家族血脈,欺壓他們的往事了嗎。當年土默特鐵騎,有事沒事就去中亞,打他們一頓的血淚史了嗎。
可是,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了。他們的大軍已經來了。
京營被拖在了九原城,動彈不得。
崇禎就沒有在對外關系的判斷上,對過哪怕一次。
從登基之初的對察哈爾人的錯誤政策,到現在對漠西蒙古的動向判斷。全都是錯的。
幾盞馬燈調到最大亮度,把帳篷里照的亮如白晝。楊凡現在布置的是佛曉時刻,大軍渡過黃河,突擊葉爾羌汗國的大軍。
現在由于黃河的阻隔,三萬人葉爾羌步騎兵大軍,實際上是一支孤軍。
漠西蒙古諸部來不及支援他們。而嘉峪關西的關西七部,停留在賀蘭山西側,用來從側翼威脅寧夏鎮的守軍,讓他們不敢北上攻擊后套和支援九原城。
所以,他們孤懸在河南地。他們只有三萬步騎兵,楊凡可以調動全部的京營,兵力有二比一的優勢。
楊凡決定,先打一個時間差。
把九原城交給團練守衛。自己帶著六萬京營和家丁團,強渡黃河,在攻城戰打響前,先殲滅葉爾羌大軍。以此震懾這些氣焰囂張的中亞惡霸們。
黃河的河道,掩蓋在一片黑暗中。
今夜沒有月亮,是一個陰天。而且呼嘯的大風,遮蔽了工兵在修建浮橋的聲音。
對岸一片黑暗,蒙古人的哨兵偶爾從河邊騎馬巡邏走過。
河南五里的大營更是一片黑暗,所有人都在睡覺。這個年代渡河可不是容易得事情。
他們從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來這里,是帶著大量的羊皮筏子的。一路上遇見河流,就靠著這個渡河。
這東西非常的輕,和氣球一樣,平時堆疊著放在馬車上。需要時,吹氣進去,把口扎緊。把羊皮口袋,捆扎在竹竿編制的網格上,就可以劃著船槳渡河。
他們是昨天到的,今日整個白天都在扎營。加上長途的行軍,更是人困馬乏。他們不認為隔著黃河天險,京營能過來打他們,而不被他們的斥候發現。所以都睡得非常死。
三座浮橋,一點點的向著北岸延伸。六萬京營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浮橋修好,就直撲河南地。
大帳中,楊凡左右看看,心里不禁嘆了口氣。
他的身邊全是勛貴子弟。
都是公候伯家的長子嫡孫。將來要繼承爵位的第一人選。
這些人選是崇禎欽定的。基本上,在中軍的都是公爵家庭出身。做團長的都是侯爵家庭出身,做營長的都是伯爵家庭出身。
好吧,大明也是個拼爹的時代。這個年代是講出身和等級的。
皇帝這么安排,就是防止有人不服,你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不知道嗎。生在什么家庭,這個是老天安排的,這是命。
團長們圍坐在地圖周圍第一圈。他們身后第二圈,第三圈才是監軍、贊畫、營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