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理由在京東并不成立,
京東商城放棄支付寶之后,轉而使用微支付,業績并未因為少了支付寶這個環節而失色。
溫曉光知道那是個反骨仔,就像微信和qq是可以共存一樣,微支付與支付寶這兩款app一直也是共存于用戶手機之上的。
阿里巴巴對于美團的眉眼接的也很快,雖然馬云在外發言說o2o是個偽命題,但手里的公司并未放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他們計劃向美團投資,美團似乎也有意。
與此同時,美團則不聽微拓勸告開始向餓了么動刀子,
甚至未來也會像打車領域動刀子,
不僅如此,除了投資領域出現的第一個‘有些失控’的企業以外,在內部,X事業部張一名開始生出了想要離開公司的決心。
他創業不是為了做哪個巨頭的高管。
在微拓工作不過也是為了積累一些經驗而已,
因為X事業部權限很大,一旦出現火星子,溫曉光就會收緊韁繩,而他收緊韁繩就會導致張一名去意更加堅決,這是一個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的惡性循環。
在微信用戶突破2.7億、今日頭條營收破20億,微拓系各類公司估值大漲的背景下,整個2013年一直走順的溫曉光,也開始遇到了困難,這些困難被媒體放大解讀,似乎到了一個存亡的關鍵時刻。
其實王星怎么樣,溫曉光在意,卻不那么在意,如果他硬要吃阿里巴巴的錢,那也沒什么,本地生活服務就留給他們兩家公司競爭,這個領域實在是太燒錢了,包括外賣也是,百度是斥巨資200億,最后落得個一地雞毛。
微拓不是成名十年的巨頭,他燒不起這些錢,因為溫曉光更加在意支付、在意云計算、在意大數據、甚至于他可能會去在芯片領域投一些國內的小企業,也不會去做外賣紅包補貼這類事。
200億什么概念啊,有這些錢溫曉光絕對給云計算,怎么也不會去幫大學生付飯錢。
餓了么最終結果就是燒錢燒不動賣身阿里,美團雖然上市但依舊虧本,為了盈利,把商家抽成比例一提再提。
所以溫曉光不是很能領略到本地生活服務的魅力。
但是內部張一名跟他言明要離開微拓創業,這就讓溫曉光有些警覺,
在打車、外賣領域接連只是投資而非進場之后,實際上他所瞄準的是短視頻領域。
2013年9月,騰遜推出微視,
頭條內部也在孕育頭條視頻,
可以說在4G到來之前,短視頻領域已經被部分人看好。
張一名在這個時候離開,他又能去哪兒創業?
外界在炒作O2O,在炒作頭條對百度廣告業務的威脅,炒作這個,炒作那個,但實際上溫曉光最在意的卻是短視頻。
人想走上帝也攔不住,然而張一名也不敢鬧僵,即使要創業你跟微拓搞的不好,這不是平白給自己設置絆腳石,而且都不一定是絆腳石,是絆腳山。
所以外界傳聞的鬧崩是假的,借他個膽子也不敢,而且沒必要,聰明人都知道這蠢,與老東家搞好關系,以后說不定還有資源支持。實際上,他是早先就和溫曉光溝通,接受挽留再溝通,直到2014年年初,一個春節的考慮過后,他還是遞交了辭職信。
那封信就放在溫曉光的辦公桌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