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的上午,華南軍區第三新兵連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輛接一個的軍用吉普車駛入新兵連大門,車上下來的都是身穿不同軍區軍裝的軍官。這些人中有裝甲兵部隊的營長,偵察兵部隊的團長,通信兵部隊的參謀長,還有幾個軍區訓練部的專家。
秦淵站在連部門口迎接這些客人,心情有些緊張。雖然他知道會有參觀團來訪,但看到這么多高級別的軍官聚集在自己的小小新兵連,還是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秦教官,久仰大名啊!“裝甲師營長趙建國率先走了過來,熱情地握住了秦淵的手,“終于見到傳說中能訓練出張鐵軍那種兵的教官本人了!“
“趙營長客氣了,就是普通的新兵訓練而已,“秦淵謙虛地回答。
“普通?“偵察團團長陳明華走過來苦笑道,“如果你們這叫普通,那我們這些正規部隊豈不是要關門大吉了?趙虎在我們團里的表現,簡直讓其他偵察兵都懷疑人生了。“
華北軍區某通信團參謀長林建軍也湊了過來:“秦教官,林靜在我們那里三天就掌握了其他新兵需要一個月才能學會的通信技術,我們的老班長都說從來沒見過這種學習能力。“
“各位領導,請跟我來,我們邊看邊聊,“王連長適時出現,為大家引路,“今天正好趕上我們的常規訓練,你們可以全程觀摩。“
參觀團一行人跟著王連長來到了操場,此時正值上午的第二節訓練課,岳鳴正在帶領其他留下的新兵進行熱身運動。
“咦,那兩個帶隊的新兵動作很標準啊,“華東軍區訓練部專家張志軍注意到了岳鳴和段景林,“看起來很有軍人氣質,步伐都比其他新兵穩健。“
“他們就是岳鳴和段景林,也是我們訓練的重點培養對象,“秦淵介紹道,“等會兒你們就能看到他們的實際水平了。“
“連熱身運動都這么規范,動作整齊劃一,看來確實不簡單,“西南軍區某工兵營營長李德華評價道,“我們營里的老兵熱身都沒這么認真。“
熱身運動結束后,秦淵走到隊伍前方,開始宣布今天的訓練內容。
“今天上午的主要訓練:負重長距離拉練,目標距離二十公里,負重三十公斤,時間限制兩個半小時。“
聽到這個訓練內容,參觀團的軍官們都愣住了,好幾秒鐘沒有人說話。
“三十公斤負重拉練?對新兵?“趙建國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我們裝甲兵老兵的日常訓練也不過是二十公斤。“
“而且還是二十公里,“林建軍也倒吸了一口涼氣,“我們通信兵最多就是十公里負重拉練,還是在比較平坦的地形。“
“這確實比較嚴格,“張志軍作為訓練專家,對這個強度心中有數,“一般新兵連的負重拉練通常是十公里,負重十五公斤左右。你們這個強度已經接近正規部隊的標準了。“
陳明華更是直接搖頭:“我們偵察團的選拔訓練也就這個水平,這些還是新兵啊,剛入伍幾個月的新兵!“
但是,讓他們更加意外的還在后面。
只見岳鳴走到裝備堆前,拿起一個看起來異常厚重的迷彩背包,輕松地背在了身上。那背包鼓鼓囊囊的,明顯裝得滿滿當當。然后他又拿起一把訓練用的自動步槍,熟練地背在背包上方,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這個背包看起來好重啊,絕對不止三十公斤,“陳明華仔細觀察著岳鳴的裝備,“我估計至少三十五公斤以上。“
“應該有四十公斤,“李德華作為工兵出身,對重量很敏感,“我們工兵進行工程作業時的負重也就這個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