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隊伍開始接近南山時,參觀團開始感到不安了。
“這山看起來比我想象的要陡,“林建軍望著前方的山路,“而且路面全是碎石,很容易滑倒。“
“關鍵是他們背著這么重的裝備,重心本來就不穩,“李德華分析道,“在這種路面上行進,風險很大。“
但新兵們的表現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面對陡峭的山路,他們自動調整了隊形。體能較好的新兵分散到隊伍的前后和兩側,隨時準備幫助可能出現困難的戰友。岳鳴走在最前面探路,段景林在隊伍中間協調,另外幾個表現突出的新兵在后方收尾。
“他們的隊形調整很專業,“陳明華作為偵察專業出身,對這種戰術隊形很敏感,“這不是普通的行軍隊形,更像是實戰中的行進隊形。“
“而且調整得很自然,沒有人下達命令,他們自己就知道該怎么做,“張志軍觀察著說道,“這種戰術素養在老兵中都不多見。“
開始爬山后,困難立即顯現出來。山路不僅陡峭,而且充滿了碎石和樹根,每一步都需要小心選擇落腳點。在負重四十公斤的情況下,這樣的地形對體能和技巧都是極大的考驗。
“我的天哪,這條路我們平時開車都覺得困難,他們居然要背著這么重的東西走上去?“趙建國看著前方越來越陡的山路,聲音都有些顫抖,“這根本不是訓練,這是折磨!“
“我現在嚴重懷疑秦淵是不是瘋了,“某通信團的參謀長王海軍直接說道,“這種訓練強度已經超出了人體極限,怎么可能讓新兵承受?“
但更讓他們震撼的是,新兵們在面對這樣的困難地形時,居然沒有亂了陣腳。相反,他們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當遇到特別陡峭的路段時,前面的新兵會主動放慢速度,等待后面的隊友。當有人在碎石路面上腳滑時,周圍的戰友立即伸手扶住。當背包帶子松動時,會有人主動幫忙重新固定。
“這種團隊協作精神在我們正規部隊的老兵中都很少見,“陳明華邊走邊搖頭,“一般來說,在這么高強度的訓練下,每個人都只能自顧不暇,哪還有心思照顧別人?“
“是啊,這說明他們不僅體能訓練到位,團隊意識也培養得非常好,“張志軍作為訓練專家,對這一點特別敏感,“這種素質比純粹的體能更珍貴。“
爬到山路最陡峭的一段時,參觀團的擔憂達到了頂點。這段路坡度接近六十度,而且路面全是松動的碎石,就連不負重的他們都要手腳并用才能通過。
“這段路太危險了,“李德華緊張地說道,“萬一有人滑倒,后果不堪設想。“
“而且他們背著這么重的裝備,重心這么高,“林建軍也滿臉擔憂,“我覺得應該停止訓練,這太冒險了。“
但就在這時,前面傳來了岳鳴的聲音:
“注意腳下,選擇堅實的落腳點,重心稍微前傾,用腳尖著地。“
“小王,你的背包有點松,我幫你調整一下。“
“大家保持間距,避免連鎖反應。“
岳鳴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登山向導,不斷地指導著其他新兵安全通過困難路段。
更讓參觀團意外的是,一個看起來身材相對瘦小的新兵小王突然在一塊松動的石頭上失去了平衡,身體向后傾倒,眼看就要摔下山坡。
就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前面的岳鳴仿佛長了后眼一樣,瞬間轉身,一把抓住了小王的手臂。同時,后面的段景林也幾乎同時沖上前來,兩人合力穩穩地把小王拉住了。
整個救援過程不到三秒鐘,配合默契得就像排演過無數次一樣。
“這反應速度!“陳明華徹底震撼了,“在這么危險的地形下,還能有這種反應和配合,這種戰術素養已經不是新兵級別了。“
“沒事吧?“岳鳴關心地問小王。
“沒事,謝謝班長,“小王喘著粗氣回答,臉上滿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