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們一樣的,還有多日沒見到自家人的朱元璋自己。
他站在高高的華蓋殿,可以將廣場之的事情盡收眼底。
正因如此,在所有人慌忙作揖的時候,他才格外看到了不緊不慢起身作揖的朱高煦。
他知道,朱高煦則是在以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他不以為意。
如果可以,他很希望現在的朱高煦找回一部分曾經的性子,那樣他就更放心將他放到吉林了。
“今日是家宴,別拘泥禮數了。”
朱元璋抬手一揮,示意眾人不要拘泥禮數,但在場之人又有幾人敢于放松呢
所有人都緊張著,唯有朱高煦聽后直接撒手坐回位置。
如果不是桌沒有飯菜,估計他早就開吃了。
他這舉動,讓其它人看的膽戰心驚,但他們自以為威嚴的父皇、皇祖父卻沒有呵斥。
當著所有人的面,朱元璋走下了華蓋殿,到主桌落了座。
見他坐下,其余人才紛紛坐下,而光祿寺的官員見狀也宣起了飯菜。
在數百名太監的托盤走出下,一盤盤精致的飯菜被抬出桌。
由于還是洪武年間,因此光祿寺的飯菜還沒有演化到正德、嘉靖年間那么難吃的地步。
作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在選廚子這一點還是有一手的。
瞧著一盤盤“牢底坐穿”菜被擺桌,朱高煦一直等著老朱動筷子。
只要老朱動筷子,他保證立馬動筷,并且吃完就走。
興許是剛剛病愈的緣故,老朱也沒有太多話,更沒有招呼兒孫們喝酒,而是動筷吃了起來。
眼看他動筷,朱高煦立馬跟,而旁邊的親王皇孫們也跟動筷。
朱高煦吃的好好的,卻不想老朱瞧他只顧干飯,特意開口點道
“高煦出鎮了吉林后,老二十和老二十一你們就能安心多了,待過幾年老十五的王府蓋好了,遼東的民力不緊張了,你們到時候再就藩去沈陽和開原。”
“是,爹”朱松與朱模點頭應下,老朱見狀也對朱高煦點道
“伱出鎮了吉林后也記得不要濫用民力,吉林只有幾千人,王府可以慢慢修建,暫時先委屈委屈。”
說話間,朱元璋也定下了郡王府的規制,他偏頭看向隨身太監道“今日定郡王府規制”
如今的大明并沒有關于郡王府的規制,僅有親王府的規定。
按照老朱制定的規制,親王府的周長是東西闊一百五十丈二寸二分,南北長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
有正門、前后殿、四門城樓、存心、承運兩大殿,以及頂門樓、庭、廂、廚、庫、米倉等共數十間,社稷、山川兩壇,宗廟一處。
此外,殿后還有前、中、后三宮,各九間,宮門兩廂等室九十九間,宮殿室屋八百間有奇。
基礎的完工后,親王府的殿門及城門樓還要覆以青色琉璃瓦,親王宮得飾朱紅、大青、綠,其他居室飾丹碧。
如此折算下來,一個親王府的面積差不多是三十三萬平方米,是南京紫禁城的三分之一面積,接近五百畝。
這樣龐大的宮室,即便在內地建造也需要數萬貫費用,可見老朱對自家兒孫的舍得。
親王府如此,郡王府自然也不會差。
隨身太監在老朱開口后連忙用隨身攜帶的毛筆記錄,而老朱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