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第二第三產業,朱高煦也能效仿,畢竟明代發達的冶鐵技術致使煤炭價格變得昂貴,而東北的資源不用多說。
不管是煤炭還是樹木,東北的燃料資源都要比關內除山西以外諸省更為豐富。
別的不提,朱高煦只要在后世鞍山一帶來辦鐵場,并就地取材,使用當地的低價煤炭煉鐵,那遼東的鐵價肯定比關內的便宜,利潤空間更大。
這些利潤,朱高煦可以全部拿給外來的工人,幫助他們在東北安家。
長此以往,東北人口會漸漸變多,哪怕以后第二第三產業凋零,朱高煦也不用擔心,因為那個時候的東北恐怕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期。
東北的開發,別人可以不重視,可朱高煦不行。
他以吉林城起家,日后更是要拿下遼東。
只有經營好這些地方,他日后的地位才會穩固,漸漸坐穩自己的帝位。
“這兀良哈禿城,遲早有一日會生活著我們漢人。”
朱高煦眺望草原,對張純等人訴說著自己的想法。
在他傾訴時,負責營壘事宜的傅讓也騎馬帶隊走進了兀良哈禿城,并城墻找到了朱高煦他們。
他一來,便直奔主題道“營壘布置好了,大軍可以休息了,明日卯時拔營,我們就可以回肇州了。”
傅讓的話一出口,四周人便紛紛露出了笑臉,朱高煦見狀也對張純林粟幾人吩咐道“去安排大軍休息,埋鍋造飯吧。”
“是”眾人應下,隨后轉身先后離去,只有傅讓遲遲沒有挪動腳步。
朱高煦暗自疑惑,卻不想傅讓在林粟等人徹底走遠后才前說道
“捷報的繳獲,你準備怎么寫”
朱高煦眼神閃爍,他知道傅讓應該是猜到了什么,因此倒也不隱瞞
“盡量往少來說,我可不愿意把弟兄們繳獲而來的牛羊馬匹分給旁人。”
“那就好。”傅讓松了一口氣,隨后走前來,在朱高煦身旁小聲開口“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不過我還是想勸勸你,三思而后行。”
“放心,我會的。”朱高煦不擔心傅讓告密,畢竟傅家幾兄弟,除了在云南的那幾個以外,傅讓和傅忠幾乎就在傅友德死后銷聲匿跡了。
他們不一定恨老朱,但一定恨朱允炆。
只要朱允炆把該做的事情做了,朱高煦不相信傅讓會不幫自己。
“這一仗打完,估計又有許多兄弟要擢升了,你自己好好考慮下。”
最后提醒一句,傅讓便轉身下了箭樓,只留下了朱高煦一個人。
瞧著他離去,朱高煦也站在原地思考了一會。
對于眼下的自己來說,每一次出征并獲取戰功,都是朝廷削弱自己實力并摻水的機會。
次吉林之戰,三分之一的武官出走,而這次,恐怕被升職調遷的也不會少。
其實不用傅讓提醒,朱高煦也知道打勝仗不利于現在的自己,不過他并不擔心。
朝廷能往渤海軍摻水,他也能通過升職調遷來往朝廷摻水。
哪怕這一戰過后,朝廷往渤海軍塞入再多武官,可只要基層士兵的屬性不變,朱高煦就有自信能繼續掌握渤海軍。
歷史朱允炆還不是往燕府三護衛摻水,并把燕府三護衛調到了開平,可是結果呢
當三護衛的士卒們得知自家殿下起兵時,他們毅然決然從開平衛跑回北平,這才讓朱棣有實力擊敗耿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