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那邊,我已經吩咐徐晟調兵前往,你準備準備,一口氣走水路運送半年的軍餉過去。”
“是。”
二人談論了所有可以談論的事情,最后各自回了吉林城內。
吉林城的秋收糧冊也在幾日后撰寫完畢,六十余萬畝耕地一共產出了五十七萬石成糧,比朱高煦他們預期的還要高出三萬余石。
除了吉林城、安東城和肇州城的糧冊也先后送抵,分別為兩萬六千石糧與三千四百石豆。
盡管距離自給自足還有一段距離,可今年的渤海四城也開辟出了三十七萬余畝耕地,這讓渤海耕地突破了百萬畝。
換而言之,來年秋收如果能保持今年的畝產數額,那渤海百姓便算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唯一欠缺的,便是那五萬大軍的軍餉與糧餉,可這些東西朱高煦并不準備通過關外開墾來獲取,而是要通過遼東。
這樣的想法,在九月末達到了頂點。
在南下前,傅讓通過和遼東都司各級官員的酒宴,得知了遼東二十五衛的儲備倉和軍屯倉情況。
經過朱元璋生前的調度,以及齊泰后續的補足,遼東都司的儲備倉與軍屯倉合計有七十五萬余石,而遼東各衛口數大概在四十二萬左右。
遼東本地的軍屯田,大概可以產出八十萬石左右,只能滿足遼東軍民所需口糧的四成,剩下六成都需要朝廷從山東調撥。
其中調撥時間大多為秋后和開春,每次調撥多則七八十萬石,少則四五十萬石。
可以說,傅讓基本把遼東的老底給弄清楚了。
有了這份情報,朱高煦也就知道什么時候出兵遼東最好。
打遼東不能只靠正兵突破三萬衛,因此那樣的話,很有可能會讓吳高與劉真覺得大勢已去,繼而退往遼南焚毀糧食。
所以,朱高煦必須正奇兵并用,正兵在三萬衛牽制吳高與劉真主力,奇兵走前元東寧府山區,學習二百余年后的老奴,直插遼南,截斷吳高與劉真的退路。
這一辦法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眼下的遼東還沒有長城,因此只要能穿過東寧府,就能直達遼南腹地。
為了這一計劃,朱高煦也開始從諸衛挑選吉林衛的老銳卒,將他們編為吉林中衛,每日往返于三場與吉林城之間,訓練他們的山地越野能力。
倒是在他籌謀遼東的時候,被朱允炆放回的朱高熾二人總算回到了北平。
當他們看到闊別六年的北平城墻時,心里的情緒十分復雜。
徐氏命王彥狗兒去接回他們,并帶著他們來到了存心殿外。
“滾都滾開伱們殺俺弟弟你們這群混賬”
“嘭”
桌椅砸在門窗的聲音讓朱高熾與朱高燧臉色蒼白,他們沒想到自家父親居然真的患了狂疾。
“母親,父親真的沒治了嗎”
朱高熾難受的看向徐氏,徐氏面對朱高熾的詢問,也不忍搖頭“御醫也來看過,被你爹嚇得不輕。”
“爹我是高燧啊我和大哥回來了”
朱高燧趴在了窗戶前,呼喊著里面的朱棣,可朱棣卻一個勁的打砸東西,讓朱高燧滾開。
朱高燧被嚇得臉色蒼白,朱高熾見狀也十分難受。
瞧著他們的模樣,隨行而來的燕王府護衛指揮盧振眼神閃爍。
不多時,徐氏帶著朱高熾與朱高燧去了前寢宮,而盧振則是走出了王府。
他尋著道路去到了一處茶肆,并在這里見到了一名農夫打扮的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