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堆礦石,并且比起鐵礦石要沉重許多。
“這廝找了四年才找到,若是他再晚幾個月,我便用不到了。”
望著桌的那堆石頭,朱高煦撿起一塊試了試重量,然后從中挑選出不合格的礦石,最后才對送來礦石的亦失哈吩咐道“讓人把這些礦石交給煉鐵場,讓煉鐵場的工匠在煉鐵中加入少量的這些礦石,試試能不能弄出硬度更高的鉆頭。”
“若是可以弄出來,那日后鉆槍管就容易多了。”
朱高煦對亦失哈吩咐了一句,心情可謂愉悅。
興許是王瑄送礦石的這一舉動,讓朱高煦知道了他還是心在自己這邊的,因此他十分高興。
由于已經是九月尾巴,吉林城的空已經開始飄雪,城內開始變得寒冷。
望著這一幕,朱高煦也拋下亦失哈,帶著孫鋮走出了王府。
他往劉武那三個千戶居住的民坊走去,不多時便聽到了敲敲打打的聲音。
待他走進這處民坊,四周軍戶紛紛朝他作揖,朱高煦則是笑著擺手“開始下雪了,火炕和火道、火墻的鋪設如何了”
“回殿下都鋪好了,我們試著住了一下,比我們在山東時候住的舒服太多了,一點都不冷。”
“是啊是啊,這里柴火多的用不完,每天都能吃到熱飯。”
“殿下您給的口糧太多了,我們都吃不完。”
“哈哈哈”
民坊內,軍戶們笑著與朱高煦說著,可見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見朱高煦了。
不管是收買人心還是什么,朱高煦自他們搬到吉林城以來,時不時便會來探望他們,詢問他們是否缺少衣食。
水泥的磚石屋和火道、火墻、火炕,這些東西放在山東都是士紳富戶才能享受的東西,但來到了吉林城后,他們不僅一分錢沒花就有了二進出的小院,還有了這些奢侈的東西可以享受。
不久前,王府還給他們分了入伍田,并且承諾了冬至會按照人頭分田。
這些政策,讓遷徙吉林城的三千軍戶及其家人無比感激。
“今日來是與你們說分田一事的,想來你們應該也聽說了。”
朱高煦對四周軍戶和他們的親人開口道“不知道的,等會聽了之后也傳傳。”
說著,朱高煦深呼吸一口氣,開始對四周軍戶說道“這入伍田和均田,你們到手之后可以獨立自己耕種,然后每年交二成的正稅,其余便沒有任何雜稅了。”
“當然,你們也可以繼續參加到開墾荒地中,田地一樣耕種,交給王府統籌,每日照舊給大伙發糧食、煤炭與柴火、蔬菜。”
“等到什么時候你們想分家過日子,到時候再去找你們的坊長與本坊的吏目說,他們會將你們劃出來的。”
朱高煦說著渤海的大鍋飯政策,軍戶們聽到后便有不少人直接給出答案“三十畝地多,但俺們還是愿意和王府一起過日子”
“對和王府過日子,有布匹和煤炭,每個月還能吃肉”
關外三十畝地的產出并不少,起碼也有二十幾石糧食,但對于許多百姓們來說,他們需要的只有安穩。
他們和當初的吉林城百姓一樣,都擔心與王府分家過日子后,再遇到什么困難,王府就不幫自己了,因此都寧愿繼續吃大鍋飯。
“好好好”朱高煦笑道“大家既然還不想分家,那我們就搭伙繼續過下去,等你們每個人都能分到十幾畝耕地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再分家過日子。”
“好”聽到朱高煦的話,眾人紛紛喝彩。
這君民和洽的一幕,被趕來的劉武三人看在眼里,心里恨得牙癢癢,同時也決定將朱高煦收買人心的這些舉動撰寫為情報,趕在入冬前派人送去南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