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沈陽城的防守,只能從死守甕城與城墻開始了。
吳高的不回答,讓耿瓛心里一涼。
他自認在兵法上不是吳高對手,而如今吳高都不敢明面回答這個問題,那就說明這次駐守沈陽便是死守。
一想到那日渤海軍的野戰炮威力,耿瓛心頭便蒙上了一層陰霾。
“鐵嶺到此地,對于我們來說只需要兩日路程,對于叛軍來說興許只要一日半,算上其牧群渡河時間,興許明日正午他們就能抵達沈陽城下了。”
“叛軍所攜帶的糧食不多,只要能守住沈陽城一個月,這圍就解了。”
吳高訴說局勢,可他與耿瓛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真的能在朱高煦手下守住沈陽城一個月嗎
這個問題無人回答,或許他們的希望,都放到了大寧與山東的援兵上。
只是可惜,他們的希望終究破碎。
伴隨腳步聲傳來,一名黑著臉的將領一路小跑進入衙門內,引得吳高與耿瓛看向他。
“江陰侯,燕庶人起兵謀逆,如今已經占據北平、永平二府了”
將領步入中堂,帶來的消息讓吳高與耿瓛二人下意識對視,心情沉到了谷底。
“唏律律”
就在吳高二人收到消息的時候,昌平城外呼聲焦躁,數萬大軍齊聚城南十余里外,列陣對敵。
兩方都打著“朙”字旌旗,不同是一邊是將領大纛是房,另一邊是“燕”。
明軍人多,約三萬余人,燕軍人少,僅有兩萬出頭。
這五萬人列陣迎敵,距離不過二百余步。
“殿下,這房昭與俞填還真如那幾個牧民所說一樣,帶兵出了城池。”
燕軍陣前,丘福與朱棣激動說著,朱棣則是目光不斷在打量房昭兵團的陣型。
只是看了一會,朱棣便清楚了這支兵團的情況。
他用馬鞭指著房昭兵團左右兩翼的銜接處,老氣橫秋道“這房昭沒帶大軍磨合,便要出城來打俺,稍許你們率正兵往他中軍插去,朱能與陳武率兩千騎兵往他右翼包夾,俺親自帶三千人往左翼包夾。”
“殿下,這樣不妥吧我們還未清楚房昭實力,萬一他們帶了火器就遭了。”
丘福擔心開口,可朱棣卻胸有成竹“聽俺的便是,別說三萬人,便是十萬人,俺也破給你們看”
“這房昭的三萬人,對于俺來說,就像放羊一樣簡單。”
這一戰他留下了張玉、孟善等人駐守永平與北平,以防大寧與山海關的兵馬趁虛而入。
兩萬人,足夠他擊破房昭這三萬人。
“擂鼓”
朱棣高舉馬鞭,很快身后的擂鼓車便開始敲響擂鼓,而對面的明軍陣中,居庸關守將俞填也看向了旁邊那個不茍言笑的將領。
“都督,燕軍要進攻了。”
俞填開口,房昭也頷首“看到了,燕庶人輕敵,稍許看我如何擒他。”
話音落下,他也回頭下令“擂鼓”
不多時,鼓聲便在兩軍陣前回響,三萬明軍挺槍前進,左右兩掖各一千騎兵不緊不慢的跟隨。
與之相比,燕軍只是一萬五千步卒挺槍前進,左右卻有五千騎兵不斷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