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情況如何。”
眼見翻身下馬,值守廣寧城的千戶官當即迎了上來,在朱高煦的詢問中,他也將早早準備好的各條消息展示。
“殿下,這些都是四方送來的消息,廣寧中左所的吳昇、劉嵩二人前幾日組織了幾次突圍,準備前往海邊渡船南下,但都被徐同知率兵攔截,南邊山海關的吳壽安也是如此被孟同知所阻攔。”
“東邊的九連城似乎已經開始撤軍,南邊的船開到了鴨綠江,走朝鮮水道南下繞往登萊,不過據我軍塘騎匯報,他們的船只數量不多,一次只能載走兩三千人。”
“另外,沈陽城的南軍投降了”
“你說什么”朱高煦腳步一頓,他沒想到耿瓛居然投降了。
見朱高煦停下,千戶官也跟著他停下,并解釋說道“昨日耿瓛接到了朝廷的信,看過信后便自刎在了沈陽北城的城墻上,那上萬守軍眼見耿瓛自刎,便開了城門,紛紛投降了陳同知。”
千戶官說這話時有些唏噓,朱高煦聽后也同樣。
他就說耿瓛這樣的人怎么會投降,原來是自刎了。
“他是個將才,尋一處地方把他妥善安葬吧。”
朱高煦想到了剛剛陣沒于真定的耿炳文,不禁搖搖頭,也不知道該說這父子二人認死理還是被朱允炆的大義給弄迷糊了。
朱允炆這樣的人,著實不值得他們殉國效忠。
只是耿瓛一死,自己也接管了沈陽的大量物資和人力,這算一個好消息。
“沈陽城內軍民、糧秣還有多少”
朱高煦詢問,千戶官也如實回答“據陳通知傳來的消息,軍民合計不下五萬,糧秣不下十二萬石,只是全城房屋都被推倒,所有木料都被用于埋鍋做飯,便是劍鞘、刀鞘和長槍桿子都被他們用來做飯了,現在的沈陽可謂廢墟。”
“廢墟就廢墟,大不了日后重建就是。”朱高煦頷首,然后吩咐道
“讓陳亨將大寧的移民早些分配到沈陽,另外等亦失哈南下,讓他立馬入沈陽準備修復城池,為百姓修建好火道和火炕。”
“是”
千戶官不斷應下朱高煦的吩咐,朱高煦自己也走進了中堂,坐到了主位上。
千戶官站在中堂內等待朱高煦吩咐,而朱高煦思緒片刻,最后還是決定暫時在廣寧坐鎮,等待攻破山海關和廣寧中左所后,從朱棣那邊搞來更多糧食。
“告訴孟章,不用再留手,全力猛攻拿下遼西那兩座孤城。”
朱高煦不想再為兩座孤城耽擱時間,他現在必須立馬拿下它們,然后繼續自己的計劃。
很快,千戶官便派出加急,將朱高煦的命令發往了錦州、寧遠前線。
得到消息的孟章、徐晟二人也不再留手,帶著從遼南運回的一百門野戰炮,聯合三百門野戰炮,對最容易拿下的廣寧中左所發起猛攻。
“轟轟轟”
沉悶密集的火炮聲響起,不過二丈高的廣寧中左所在炮擊之下搖搖欲墜。
朱允炆等人所想的水師接應無法成功,因為南軍野戰在小股沖突時,完全不是渤海軍的對手。
吳昇、劉嵩二人多次組織突圍,卻多次被孟章用神機營挫敗。
強攻城池的第三日,城內兩千余守軍已經在多次突圍之中消磨殆盡,僅存不下七百人。
饒是如此,孟章還是穩健的沒有進攻,而是等到了第四日吳昇、劉嵩二人眼見突圍無望,自行打開了城門。
二人投降,廣寧中左所也成功被拿下。
孟章沒有理會他們,只是將他們交給了陳懋處理,自己和徐晟帶著神機營往南邊的山海關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