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他們二人開始炮轟山海關,而吳昇與劉嵩二人也被陳懋押送到了廣寧。
廣寧指揮所內,吳昇與劉嵩二人如斗敗的公雞,跪在了中堂上,不敢與朱高煦對視。
朱高煦見到二人這模樣,倒也沒有因為他們抵抗自己而生氣,反倒是起身走到他們身前,將他們二人扶起。
“此次起兵,只為清君側,除佞臣,你們身在朝廷,被佞臣驅使也是無可奈何。”
“對于你二人的消息,我會向南邊透露,便說伱二人陣沒于中左所,以此防備朝廷對你二人家人報復。”
朱高煦還是惜才的,吳昇與劉嵩雖然沒有指揮數萬人的能力,但指揮個萬人還是手到擒來的。
這樣的人,日后留著不管是開疆拓土還是鎮守四方都不錯。
他唯一擔心的也不是二人叛變,而是朱允炆那個瘋批得知廣寧中左所被破,二人被俘的消息后去報復他們的家人。
這種事情放在別人身上不可能,但放在朱允炆身上就很難說。
“多謝殿下”
面對朱高煦的坦誠相待,吳昇與劉嵩二人心中有些羞愧。
朱高煦倒也沒繼續說什么,只是對吳昇說道“你們若是有心,便讓山海關的吳壽安投降,我同樣會對外謊稱他戰死,保全他的家人的。”
他要收買人心,自然不是單純的惜才,更重要的是吳昇是吳高的兒子,吳壽安的侄子。
如果能讓吳昇寫信說服吳壽安,那自己就可以成功入關了。
“末將,愿意為殿下親自寫一份手書。”
吳昇也知道這是將功補過的時候,眼見渤海軍戰力如此,加上南邊耿炳文陣沒沙場,自己突圍無望,他自然選擇了改換門庭。
“多謝”聽到吳昇的話,朱高煦緊握他的手表示感謝,同時對送他們前來的陳懋吩咐道“給二位將軍安排住所,要離我住的地方近些,每日的餐食按照我的標準來做,不能克扣,一旦我發現了,第一個拿你問罪。”
“是”陳懋十分無奈,只覺得自從跟著自家父親投降了渤海郡王后,似乎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來擔責。
不過饒是如此,他還是十分敬佩朱高煦的,起碼他在朱高煦這個年紀的時候,無法率四萬人在三個月時間里拿下遼東、大寧全境。
“末將告退”
陳懋與劉嵩離去,而瞧著他們離去的朱高煦也慢慢勾勒出一抹笑意。
“劉真、吳高”
朱高煦輕聲呢喃,眼下這兩個家伙算是被自己抓住把柄了,如果自己把吳昇、劉嵩投降的消息交給朱允炆,那以朱允炆的性格,哪怕不殺吳高和劉真,恐怕也要奪下他們的兵權,叫他們回家安養。
這么想著,他也哼起了輕快的曲子。
不久后,由吳昇親手所寫的書信在塘騎加急的情況下,不過一夜便送抵了山海關。
這座由中山王徐達奉命修建,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的關隘,雖說沒有明末那般銅墻鐵壁,但放在洪武年間依舊是足以阻斷北平與遼東聯系的雄關。
就其關城而言,其城垣周長近八里,城高四丈七尺米,厚兩丈三尺,哪怕是渤海軍手中的三百門野戰炮狂轟濫炸了整整兩日,也不見這關城露出半點垮塌的痕跡。
“娘地,若是這里的火炮是三百門攻城炮,那這山海關早就被拿下了。”
山海關北,徐晟站在火炮陣地上,用望遠鏡眺望山海關城,嘴里不免夸耀起了自家的攻城炮。
“你倒是敢想”一旁的孟章笑罵
“若是真有三百門攻城炮,我們這神機營起碼得有兩萬人。”
孟章這話沒說錯,即便是渤海軍中最輕的野戰炮,也需要每門炮對應一個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