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軍馬多而我軍馬少,以少打多之下,我軍若無萬全情報,很容易被敵軍所襲。”
“賊軍馬多”黃子澄似乎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如果下官沒有記錯,賊軍騎兵不過萬余人,而我軍有二萬余騎,還怕他不成”
“賊軍還有馬步兵。”齊泰皺眉回答,可朱允炆不想聽借口,他灰鷯醫爬愣徜道
“眼下距離秋季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四個月內,朕即便不奢求平叛成功,也當將渤海賊人趕回遼東。”
“這件事情,你好生告知曹國公,勿要再讓朕失望了。”
朱允炆拂袖而去,顯然對于李景隆多日不動兵而感到生氣。
齊泰見狀也只能嘆氣,隨后安排人手將出兵的消息發給李景隆。
三月初九,當李景隆得到出兵消息后,他也沒有再繼續耽誤下去,因為繼續耽誤下去的話,朱高煦很有可能真的拿下青州。
想到這里,李景隆大軍開始渡過運河進軍,只留下一萬人守衛德州。
只是他們前腳剛走,拔營的消息就送往了北平和萊州。
“殿下,那李景隆總算拔營了。”
青州城外,得到萊州傳來消息的徐晟帶著消息走進了帥帳,朱高煦則是拿著教條看著地圖。
聽到徐晟的消息,朱高煦并不吃驚,也不驚訝,而是淡然自若的用教條指著德州。
“從德州到青州四百里地,從德州到涿州五百里地。”
“眼下他從德州撤走,那不管是來打我們還是去打北平,都將距離另一個方向越來越遠。”
“派出塘騎偵查,看看他是往我們這邊來的,還是往北邊去的。”
“是”徐晟作揖應下,朱高煦又追問“兵馬都登陸了嗎”
“弟兄們都登陸了,只是還有一萬三千余匹馬還要十日時間才能運抵登州。”徐晟回應。
“比我想的要快。”朱高煦頷首,然后看了看地圖。
“告訴朱成功和崔均,讓他們帶著一千料以上的船在運送馬匹結束后,立馬南下,我已經讓人在大嵩衛給他們備了份大禮,叫他們按照這份大禮接收禮物吧。”
朱高煦說罷,同時也對徐晟開口道“騎兵都匯合了嗎”
“都匯合了,東邊的三千弟兄們今早剛到,現在正在休息。”
“好”聽著徐晟的話,朱高煦眼神閃爍“放出消息,就說我們在青州只有六千人,不日即將進攻濟南。”
“是”徐晟以為朱高煦要放出假消息,于是轉身便去操辦。
只是在他們溝通的時候,經過長達半個月時間的備戰、休整,北平的燕軍已經蓄勢待發。
從己方間客提交的報告中,朱棣成功了解到了南軍野戰集群在軍事上的新動向。
三月初九正午,朱棣在祭祀過朱元璋與馬皇后完畢后,立即率領六萬馬步兵出北平城,準備與其展開戰略決戰。
三月初十,燕軍南下至弘仁橋一帶扎營休整,翌日燕軍正式進發東安城。
兩軍塘騎在北邊的河谷遭遇,迅速將消息傳回了各自本陣。
“叛軍南下了可看清規模”
東安城外營壘之中,徐凱得知燕軍南下,當即便追問起了詳細的情況。
“看數量只有幾百騎兵,應該是小股塘騎前來偵查我軍動向的,不過看他們還敢追擊我軍的架勢來看,后方應該有大隊兵馬。”
指揮使俞端作揖回應,徐凱聽后卻皺眉“大將軍提醒我不能出營迎敵,不過現在賊軍已經逼近我軍五十里”
他略微思考,便開口說道“你派塘騎前往滄州傳信,請陳暉、滕聚兩位將軍率騎兵馳援我軍。”
“末將領命”俞端聞言應下,轉身便向滄州求援去了。
在他走后,徐凱在營帳內來回渡步,而帳外再次傳來消息。
“都督,賊軍在我城北四十里外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