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高既然詐退過一次,并且被朱高煦察覺,那朱高煦肯定會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因此朱高煦在之前所表現的所有用兵方法都得推翻。
“將大軍分為三隊,每隊輪班著甲備敵,塘騎放出二十里遠,小心渤海庶人夜襲。”
俞通淵交代了俞靖一句,轉身便去院內休息去了。
如今的淮東之地,百余萬百姓早早奔逃,許多經過元末的老人很清楚要逃去哪里,因此他們紛紛避開有水驛、驛站、驛道的地方,跑去偏遠的鄉下躲避。
如此一來,倒是讓南軍、渤海軍在補給輜重上都十分困難。
自黃河奪淮入海,兩淮之地土地荒蕪貧瘠,百姓流離失所,農業欠缺。
其中,洪武二十四年,黃河決陽武黑陽山,一分為二,南支走開封城東南下,奪潁河,從阜陽入淮河,北支往東北流,在東平匯入大清河,走濟南入海。
黃河的這種操作讓朱元璋好不容易恢復的江淮農業再次遭到破壞,因此朱元璋花費大力氣開始填塞北支,讓黃河全支改借潁河奪淮入海。
至于后世人所說的,朱元璋不讓黃河北流是因為祖陵問題,那不過是一個謠傳罷了。
鳳陽皇陵、祖陵、中都都在淮河邊上,真要是不想讓這兒出事,那朱元璋應該極力避免黃河奪淮才是。
他之所以不能容忍黃河北流,恰恰是因為有北宋三易回河導致河北糜爛的前車之鑒。
要是真的讓黃河南流斷絕,全線北流入海,那黃河很容易在再泛濫的時候把山東、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搞成黃泛區,這樣北平就成了孤懸。
萬一蒙古趁機反攻,北平、大寧正當敵沖卻背水而戰,物資給養都無法供應。
眼下距離洪武二十四年不過才過去九年,兩淮之地的農業還未能從上次的黃泛之中恢復,因此李景隆的二十萬大軍幾乎占據了運河水次倉的所有儲備。
面對揚州、昭伯鎮的七萬明軍補給,建文朝廷只能從江南不斷運輸物資北上。
這樣的做法,進一步加劇了江南物價飛漲,朱允炆不得已只能繼續發放寶鈔來維持大軍軍餉。
“娘地,又是寶鈔”
應天府朝陽門,當最新一個月的軍餉以寶鈔形式發放時,駐守此地的兵卒們立馬就發起了牢騷。
“李千戶,朝廷已經發了兩個月寶鈔了,這寶鈔現在一貫連七十斤米都買不了,什么時候我們上直淪落的連屯兵都不如了”
朝陽門甬道內,幾名二十出頭的兵卒詢問穿著千戶官甲胄的李忠,李忠聞言也擦了擦額頭的汗
“伱們以為我想要寶鈔啊,我每次都讓都督府發糧食和錢,可都督府說現在北邊戰事物資緊缺,只有寶鈔給我們。”
他與四周的弟兄們解釋著,可四周的兵卒聞言卻一味咒罵“辛苦當一個月差,軍餉連一石米都沒有,還得借錢過日子。”
“這群文官給自己減免賦稅,對我們就用寶鈔來糊弄,真該死”
“我們還算好的,聽說長江水師和平倭水師的弟兄,連撫恤發的都是寶鈔。”
“娘地,這么缺德”
朱允炆擅發寶鈔的舉動讓應天守軍十分不滿,他們可不會理會什么朝廷困難,他們只知道繼續這樣下去,他們家里都揭不開鍋了。
“好好巡邏吧。”李忠聽著麾下弟兄們這么說,只能無奈嘆了一口氣。
倒是在他安撫了自家弟兄沒多久,另一名千戶官帶著十幾個弟兄來到了朝陽門。
“李忠你們今天拿的是銅錢還是寶鈔”
當熟悉的聲音響起,李忠回頭后果然看到了同為千戶官的張廣。
“自然是寶鈔,下面的弟兄沒少抱怨。”
李忠嘆了一口氣,張廣聞言也咒罵“娘地,我剛才在定淮門看著西南運來了三十艘滿載銅錢的船,朝廷明明有銅錢,卻還給我們發寶鈔。”
“你看錯了吧”李忠愕然“不是說西南在叛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