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衛所制不會全部取消,我會在渤海各地繼續開設衛所來招撫屯民開墾荒地,但這些衛所一旦能自給自足,立馬取消衛所設置縣鎮。”
戰兵開疆,衛所守土,這就是朱高煦想要的制度。
它并不完善,不過剛好對上了朱高煦的所需。
“孟章”朱高煦看向孟章“渤海都司眼下有四府十縣,但我還要伱招撫女真,招撫山東漢民屯墾。”
“三年內,渤海起碼要有二十個衛,每個衛最低三千戶,此外渤海的女真八衛也要繼續招撫兵卒,能招募多少看你的。”
“殿下放心,臣不辱使命”孟章倒是不埋怨朱高煦把自己丟回渤海,相反他還十分高興。
盡管他已經是國公,但現在許多擁有爵位的人并沒有匹配的實權,而自己能掌握渤海,還能招募渤海女真,這對于他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他成了渤海為大明輸送戰兵的重要一環,也是漢化渤海的重要一環。
“曹國公”朱高煦看孟章沒有不高興,便側頭看向李景隆。
此刻的他有幾分窘迫,與他一樣窘迫的還有吳高等人。
不過朱高煦招撫他們,庇護他們,不是讓他們來窘迫的,而是要他們為大明開疆拓土的。
眼見李景隆起身作揖,朱高煦才開口道“曹國公爾等五萬兵馬算上廣西都司的三萬六千兵馬,便是八萬六千人。”
“雖然轄地在廣西,但四川東南、湖廣西南和廣西全境的土司都在你們改土歸流的范圍之中。”
“對于西南的改土歸流,我會在之后派遣御史監督,凡是改土歸流一處,土地七成發給當地土民,三成發給作戰兵卒家眷留守當地,并要開設學校來教授他們官話,讓他們學習我之文化。”
“對于愿意改土歸流的土官,朝廷可以按照其官職,授予世襲的散階,照樣有俸祿拿。”
“對于頑強抵抗的,堅決嚴懲。”
朱高煦說完一切,目光直視李景隆,李景隆也只能硬著頭皮作揖。
對于明軍在西南的軍紀,朱高煦比他們自己都還了解。
有的土司確實殘暴,并且冥頑不靈,但更多的土司只想用手中兵權置換些富貴和權力。
明初西南土司兩千余家,到明末不足二百家,一些較大的土司基本都被改土歸流,或者被明軍剿滅。
例如貴州的宋氏、思氏、楊氏和田氏、安氏,云南的阿迷、王弄、木氏、龍氏,廣西的土龍、泗城、龍州、田州、東蘭等土司。
當然,還有西川的三塘、大雪山等等番人、啰啰土司也是數量繁多。
大明對西南土司的剿滅力度很大,不過規模不算大。
可是眼下,沐春在云南有五萬戰兵,傅茂等人三萬戰兵,王瑄父子兩萬戰兵,現在又加上李景隆的八萬六和瞿能、顧成的兩萬戰兵,西南戰兵之數已經高達二十萬。
用二十萬戰兵來長期改土歸流,這絕對能推進西南的漢化,不過在此之前朱高煦得舍得交出一樣東西。
“這次你們在西南改土歸流,所遭遇的最大阻礙,興許就是西南土司那修建數百上千年的石堡木寨。”
朱高煦開口瞬間,李景隆便意識到了他想說什么,而下一秒朱高煦也看向孟章和徐晟
“孟章你前往渤海后,所招撫女真人都擴入神機營中,依舊按照三千人為一營招撫訓練。”
“至于徐晟,你率兩營神機炮營,攜帶野戰炮四百門,攻城炮一百門與曹國公前往西南改土歸流。”
“我”徐晟皺眉,他有些不愿意和李景隆等人混到一起。
不過看到自家殿下的模樣,他還是無奈作揖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