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土司的改土歸流情況我看來,三百四十二家土司,已經被你們改土歸流過半,這是件好事,就是當地的人口結構沒有改變,依舊存在叛亂的風險。”
“回殿下,確實如此。”
朱高煦說著自己的想法,心里對于天下缺人的情況也十分無奈。
天下缺人缺的厲害,比較西南三省情況,就連北方都算人口稠密了。
西南三省中,云南能被掌控的人口數量是一百二十萬左右,其中漢人四十余萬。
四川不到一百五十萬,其中有三十多萬是生活在西川一帶的歸化啰啰、番人。
廣西的情況是掌控一百六十余萬人,但漢人僅有不到六十萬。
紙面上,朝廷能控制的西南三省人口達到了四百四十多萬,如果算上建文佞臣的三十六萬,就是接近四百八十萬。
不過實際情況,西南還有不少于三百萬少民是處于土司的轄區內,漢人只占據西南實際總人口數的三成不到。
除了陜西行都司,再沒有幾個省份的人口結構能和西南相比糟糕了。
如果資源足夠,朱高煦都想把江南三千萬百姓分出兩千萬,分別遷往西南和西北。
只是這種事情想想就足夠,遷徙人口和發配犯人所耗費的資源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三十六萬建文佞臣遷徙了一個多月,便沿途消耗了近三十萬石糧食,等他們抵達云南,起碼還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整個遷徙過程要耗費二百余萬糧食。
除此之外,他們抵達云南后耕種屯墾還需要消耗糧食,總的算下來,發配這三十六萬人,得消耗大明不下五百萬石糧食。
如果沒有老朱攢家底,那以大明的正常國力,想要保持每年遷徙三十萬人都十分吃力,更別提更多了。
所以朱高煦現在要做的,就是開源節流,而這也是他招眾人前來的原因。
他目光掃視眾人,腦中思緒不斷跳躍。
“這次召伱們來,是想要問問你們,根據各地的情況,你們覺得各地需要多少兵馬”
朱高煦緩緩開口,眾人聞言卻面面相覷。
在朱高煦的示意下,他們很快就討論了起來。
其中,掌握加農炮和火繩槍的孟章對于天下兵馬需求比眾人要低許多。
“殿下,臣以為邊關要地,可以根據情況設兩到三萬兵馬,而內地僅需一萬足夠。”
孟章一開口,眾人便議論紛紛,楊文才加入東宮,沒有做什么發言,可傅讓畢竟是在座諸將的老領導,因此他開口反駁道
“如果是這樣,天下兵馬最多不會超過五十萬,這有點太少了。”
傅讓走南闖北,從東北到西南都見識過情況,雖然他不知道渤海的火器威力如何,可根據他的經驗,他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渤海、遼東、大寧、北平、山西北方八個都司,起碼要保持在四十萬左右兵力,南邊的四川、云南、廣西三地,起碼要有二十萬左右兵力。”
“至于內地,每省置兵兩萬,直隸置四萬,合計二十萬剛好。”
“因此,天下兵馬數量,保持在八十萬左右便可。”
傅讓的答案,是根據他所了解的情況而布置,說不上什么問題。
不過面對他的答案,孟章等人卻開口道“傅都督不清楚,我軍火繩槍與野戰炮、攻城炮威力極大,往往能一萬對抗上直兩萬人,對陣胡兵就更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