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遼東、渤海、山東開始,再到北直隸、山西、河南
只有這樣步步為營,他才能牢牢的掌握大明的財政和人口。
“兒臣告退”
朱高煦作揖回禮,隨后退出了武英殿。
待他上了車輿,朱棣才反應過來,感嘆般說道“年輕好啊,改正學習都容易。”
說罷,他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麓川身上,準備好好想出辦法來析分麓川。
倒是在朱高煦走出車輿,返回東宮之后,朱高煦便立馬尋來了亦失哈。
坐在主位上,他示意亦失哈入座,而后才開口道
“我父親恐怕有時候會讓你去武英殿幫忙,他若召你去,你照辦便是。”
“奴婢領命。”亦失哈不假思索應下,朱高煦見狀也詢問道
“渤海的情況如何了,今歲畢業的學子數量有多少”
“正要與殿下說這件事。”亦失哈聞言,當即起身從春和殿外取來了兩份文冊。
“這兩份,前者是渤海、遼東、山東、大寧等地的人口、耕地情況,后者是這四地的學校開辦和畢業數額,入學數額情況。”
亦失哈說罷,朱高煦便接過一目十行的閱覽起來。
一年半的時間變化里,渤海招撫女真七萬六千余人,眼下經過女真內,漢人外遷,渤海一共有人口三十二萬六千,漢人占據二十一萬四千,女真人占據十一萬二千。
當地的耕地情況,也達到了如今的二百七十九萬七千余畝。
在戶均有挽馬一匹、耕牛一頭的情況下,三十二萬六千人,完全能耕種過來,不過繼續這樣下去,估計人均十畝就已經是極限了。
想要繼續開墾渤海荒地,必須遷移百姓,發放耕牛、挽馬。
至于渤海的就學情況,眼下入學者十二萬四千余人,但教學環境不行,已經達到了五十人一間學堂。
好在今年是洪武二十九年學子的畢業年,畢業的學子數量達到了七千四百二十七人。
這群人如果投入到關內清丈田畝,管理稅收自然不錯,但朱高煦現在已經意識到自己時間還長,并且自己的力量還不夠。
七千人投入到管理六千萬人口的王朝中,只能掀起幾絲波瀾,沒辦法把水潭攪動。
與其調他們入關內,自己更應該讓他們充當教習,提升東北的教學質量。
看完了渤海的各種情況,朱高煦便先開口道“山東的移民,明年四月后遷徙十萬人前往渤海,速度可以慢,一定要保障他們的環境,我不希望發生在遷徙路上移民死亡的事情。”
“此外,渤海的耕地與糧食既然已經自給自足,并且還能結余七十余萬石,那就將每年結余一半的糧食運轉遼東的韓州、開平、鐵嶺等地,為朝廷緩解漕運壓力。”
“剩下的一半,也分為兩份,一份留下以備不時之需,一份運往肇州,為日后朝廷進軍漠東扎根做準備。”
朱高煦說著,亦失哈也拿筆將事情記下,待朱高煦說完渤海的事情,他才停下了手上的記錄。
不多時,朱高煦也看完了大寧和遼東的情況。
遼東一百四十七萬三千余口,耕地四百九十七萬九千余畝,但畝產實糧只有不到七斗,這說明大量耕地還是生田,并且配套的農業水利也沒有完善,今年的數據只有到明年耕種才有效。
不過即便按照畝產實糧七斗來算,遼東的糧食自給率也只有三成半,剩下還有五百余萬石的缺口。
如果加上不斷移民增加的缺口,那明年朝廷應該還需要維持六百萬石的海糧調運。